山行这首诗里面的斜字是读xie还是xia

如题所述

斜字是读xie

基本字义:

斜的读音是xié,是指不正,跟平面或直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另有古音念xiá,在部分古诗中使用古音以求押韵。

繁体字:斜,部首:斗,拼音:xié

笔画:11,结构:左右结构,五行:金

首尾分解:余斗,部件分解:人一木斗

扩展资料

笔顺:

组词解释:

1、斜阳

[xié yáng] 

傍晚时西斜的太阳。

2、斜线

[xié xiàn] 

两条直线相交不成直角,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斜线。

3、斜射

[xié shè] 

光线不垂直地照射到物体上:地球的两极地方只能受到~的日光。

4、倾斜

[qīng xié] 

歪斜:屋子年久失修,有些~。

5、攲斜

[qī xié] 

倾斜;歪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8-03
所谓破音异读是用改变字(词)的通常读音来表示不同词性的声调,却把阴平、阳平、上声改为去声,而这个字(词)音节的声母、韵母未作任何改变。由于改变了声调,“词性和意义”就跟着改变了。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唐•李峤《风》)’‘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唐•杜牧的《山行》)’ “斜”字之辨析:
《现代汉语词典》第1507页指出,“斜”字只有一个读音,但有三种意思: ①形容词,跟平面或直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②动词,倾斜;③姓。而《古代汉语词典》第1731页则指出,“斜”字有三种读音:①xié;②xiá;③yé,陕西终南山山谷名。根据其注解,“斜”旧读“xia”。也就是说,“斜”字在古时候读“xiá”。以前的教学参考书中曾有特别提示,为了押韵,诗中的这个“斜”字可以读“xiá”,但是近年来可能是出于“规范字音”的需要,“xiá”的读音便被取消了,以致于连《现代汉语词典》这样权威的工具字典中都显示“斜”字只有“xié”的读音。但是,即便是为了“规范读音”,笔者仍认为这种改法有待商榷,理由如下:
其一,古诗文不单纯是一种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民族的优秀文化,而这一民族文化的突出特征就是韵律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特别富有感染力。上边的两首古诗都是押“ɑ”的韵,若把“斜”字读成“xié”的音,整篇古诗的韵味便大大降低。
其二,从不少古诗的遣词规律来看,“斜”字在我国古代应该存在“xiá”的读音。“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唐代•韩翃(音hóng))“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唐•刘禹锡) 这两首诗同样都是押“ɑ”的韵,“斜”字也都正好出现在诗的“韵角”一、二、四句最后一个字的位置被称为“韵角”,而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当时著名的诗人,他们怎么可能连韵律都不讲究呢?倘若当时“斜”字不是“xiá”的读音,诗人怎么可能把它用到这样的位置上去呢?但“斜”字在古诗词里并非只有“xió”音,《古代汉语词典》第1731页中就有举例,如 “斜更落西山影,千步虹桥气象兼”(杜牧•《怀钟陵旧游》)和“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的“斜”字都念“xié”。因此,要判断在古诗词中“斜”字读“xié”还是“xió ”,应该结合整首诗或词连看,看有没有涉及到押韵的问题。若涉及到押韵,一般发“xiá”音,若不涉及押韵,则一般发“xié”
第2个回答  2018-04-18

xie

1,《山行》是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在这首诗中,杜牧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

2,原文: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的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被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远上寒山石径斜 这个字在这里必须读:xia二声。因为格律诗的压韵很严格,这个字在古汉语里只有这一个音,没有“xie”的读音。它属于下平声六麻韵。虽然在现代汉语里读“xie”但在古诗中凡是这个字均读“xia”。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