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的 状语后置 是什么?

如题所述

状语后置句的判别
  状语是在句子谓语之前起修饰、限制作用的成分。状语后置,顾名思义就是它已不在谓语之前,而是到了谓语之后。笔者通过比较研究发现,状语后置时通常有两个位置:一个是在谓语之后;另一个是在宾语之后,且后置的都是介宾短语。
  1.状语在谓语之后,谓语之后不再有宾语,而是有一个介宾短语。例如:(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2.状语在宾语之后,宾语之后是一个介宾短语。例如:(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2)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3)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项脊轩志》)(4)青,取之于蓝。(《劝学》)
  由以上两点可以看出:一个句子句尾如果是一个介宾短语,那它就是一个状语后置句。运用这样的方法判别状语后置句,相比较而言较为简便快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30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例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状语后置有三种情况: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分析: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面做状语;后者“于蓝”介宾短语应该移到“青”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比蓝青”。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例: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纪》)分析: “具告以事” ,即“以事具告” ,“以事”介宾短语做“告”的状语。3、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分析:“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词“于”;“乎吾前”应该移到“生”的前面做状语。
第2个回答  2020-01-29
第3个回答  2013-11-30
古文体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