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 用在装配式建筑中有什么优势,能解决哪些问题

如题所述

设计冲突:

工程中的分项工程通常分属不同设计部门,在各自发展设计图说的状况下,复杂的建筑、结构、水电、环控、消防等设施,在空间配置上常会发生接口冲突。通过BIM技术建立模型之后,不同部门可以在可视化的模型中进行相关的检查,大家在同一模型基础之下进行共同作业,改善传统的沟通环境,大大提高了设计各方协同工作效率。例如,通过BIM模型建立,再配合软件,可以对机电设备设计空间不足安装空间紧靠结构体、管线交迭造成天花板高度不足等进行一一排查。


安全上冲突:

安全是一个工程顺利完成的保障。而在过去的模式是,对于工区中具有动能或活动中的机具设备与人员的工作空间发生冲突因而产生危险提示很少,也不明确。例如,工程车辆行驶动在线与其他机具冲突、起重机吊装作业范围内与其他作业人员空间重迭、挖土机的工作范围中有其他工项进行等。现在就可以通过BIM场地模拟功能,将这些危险元素一一提前演示出来,制定安全手册对进入工区的人员进行提醒。


损坏冲突:

为执行某工程项目必须损坏已完成工项,造成重工的情况,此类情况在传统的CAD模式中经常见到。例如,设备搬运动在线的通道或门无法让设备通过必须拆除。此类冲突通过在BIM可视化模型中清楚的看到,再通过模拟演示软件进行预演,需找最佳解决方案,大大降低了施工返工的现象,降低成本。


拥挤冲突:

工作需求空间不足或重迭也是过去最为常见的一个问题。例如,物料储存空间太小造成物料堆置重迭、预计放置物料的地点被占用等、室内装修工程材料堆置影响人员通行及物料搬运、施工便道同时有多辆工程车辆进出等。现在就可以通过BIM技术将这些情况与数据统统建立于模型之中,进行一一演示与模拟,提前将这些问题排除,为施工顺利进行做保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9-23
装配化建筑,具有如下特点:
1 、标准构件在工厂预制,为了在现场精确的拼装,要求构件在生产时,精细化程度高。BIM技术的三维精细化建模,解决了精细化的生产和管理问题。
2、现场拼装组装要求精度高。采用BIM技术的施工模拟,可以在拼装前,进行虚拟建造,论证现场拼装的合理性和准确性,避免了实际拼装中的返工和错误。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