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滨城区属于非艰苦偏远地区县级以上城市吗

如题所述

当然属于非艰苦偏远地区城市了,原因有以下几点:
山东省滨州市位于黄河下游、鲁北平原,地处黄河三角洲尾闾,北临渤海,东与东营市接壤,南和淄博市毗邻,西同德州市和济南市搭界,是山东的北大门。1950年建惠民专区,几经沿革,1992年改称滨州地区,2001年撤地设市。现辖滨城区、惠民县、阳信县、无棣县、沾化县、博兴县、邹平县六县一区和经济开发区,版图面积9600平方公里,人口369万人。
 1. 滨州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商朝时建有蒲姑国,秦朝开始建县,从西汉起至民国先后设有郡(国)、州、府、道等地方行政建置,五代时期置滨州,以濒临渤海而得名。传统民间艺术异彩纷呈,发源于惠民的胡集书会、泥塑、木版画及滨州剪纸具有深厚的乡土气息,独具艺术风格。滨州民风淳朴,人杰地灵。邹平县是宋代著名政治家范仲淹的生长地。博兴县是汉孝子董永的故乡,中国“孝”文化的发源地。革命战争年代,是中央渤海区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
 2. 滨州交通便利。济青高速、滨博高速、京滨高速和205、220国道穿越境内,是连接苏、鲁、京、津的重要通道。津汕高速大高至鲁冀界段、威乌高速辛庄子至邓王段、滨德高速、黄大铁路滨州段、黄河公铁两用桥、中国滨州大高通用航空城、滨州万吨级港口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3. 滨州市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土地94.5万公顷,其中已开发的耕地46.7万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13公顷。自2003年底开始的以防潮堤为屏障的“北带”开发扎实推进,新增土地61万亩。黄河贯穿东西,淡水资源充足。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26种,已开发15种。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是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主采区。海岸线长240公里,是山东省重要的原盐生产基地。
 4. 滨州农业基础良好。农、林、牧、渔各业发达,现已建成棉花、蔬菜、冬枣、水产、牧草基地,沾化冬枣、惠民蜜桃、邹平水杏、阳信鸭梨等各具风味,驰名中外。沾化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冬枣之乡”和“冬枣原产地”,成为中国最大的冬枣生产基地。渤海文蛤、梭子蟹等名优水产品名扬海内外。
 5. 滨州工业发展迅猛。纺织家纺服装、油盐化工、汽车和发动机及零部件、造船及零部件、飞机及机械零部件制造、电子信息、粮油果蔬食品深加工、生物工程、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十大产业(链)集群初具规模。“汽车上路、轮船下海、飞机上天”目标基本实现,陆、海、空立体化高科技产业框架正在形成。魏桥创业、滨化集团进入中国企业500强。盟威制造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连续19年夺得国内同行业之冠。鲁北企业集团是国内第一批“环境友好型企业”、第一家无“三废”绿色化工企业。全市已有上市公司6家,累计募集资金59.2亿元,其中境外上市2家,募集资金4.89亿美元,列山东省第1位。
 6. 滨州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一个中心-一个龙头-南北城市带”组团式、连带型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规划设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四环五海”工程(即环城公路、环城水系、环城绿化带、环城风景带和东、西、南、北、中五座平原水库)顺利完工,集园林与湖水于一色,融产业、生态、文化为一体,初现“四环相连”、“五海”呼应、72湖点缀的生态城市特色。滨州经济开发区建设步入快车道,道路、广场、绿地等公用设施逐步配套完善,为项目建设、产业配套提供了良好载体。
 7. 现代服务业迅速成长。滨州现代物流中心初具规模、国际会展中心竣工使用,奥林匹克公园动工建设。家纺文化节、中美明星水上对抗赛、沾化冬枣节、博兴国际小戏节等节赛活动相继举办,会展经济方兴未艾。诚信滨州建设逐步深化,连续四届银企合作恳谈会成果丰硕,共签约资金1067亿元。同时,以“四环五海”、武圣孙子为品牌,大力整合旅游资源,形成了具有滨州特色的“两山(鹤伴山、碣石山)两带(沿黄、沿海)一圣人(孙子)”的旅游格局。
以上7条不是艰苦偏远地区所具备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