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如题所述

诗句表现了作者闲适自得的生活情趣,表现了作者热爱田园生活,寄情自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思想感情。

出自《饮酒·结庐在人境》,是晋朝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饮酒二十首》的第五首诗。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之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 

全诗如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如下:

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

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注释如下:

结庐:构筑房屋。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人境:人聚居的地方。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扩展资料:

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即公元四一七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将“见”改为“望”不好。“见”字表现了诗人看山不是有意之为,而是采菊时,无意间,山入眼帘。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含蓄寄托了与山林为伍的情意,还在规劝其他人;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饮酒·结庐在人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7

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原诗:

《饮酒·其五》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释义: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扩展资料:

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即公元四一七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

陶渊明一生写过很多诗作,主题类别较多,但真正让陶渊明在文学史中建立影响力的就是他开创的“田园诗”。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是《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年传诵足以见陶潜的人生境界是多么令人向往。

陶渊明对田园生活场景的描写温柔诗意,悠然自得,或登高,或谈心,或读书。山间的晨雾,新生的绿苗,鸡鸣与狗吠,所见所闻无一不是诗意盎然。

《归园田居》开头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结尾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道出了陶渊明对“自然”的由衷喜爱。

这得益于陶渊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深受老庄思想影响的他认为自然是一种世间万物本就原有的状态,各自依循自己的规律发展,而人应该顺应自然的变化,抱朴归真。

除了诗作,陶渊明的散文也十分重要。《归去来兮辞》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欧阳修对此高度评价道:“晋的文章也就陶渊明《归去来兮》一篇罢了。”文中描写了大量场景,有耕种,有团聚,语句节奏飒爽,文辞清丽,口吻舒畅,堪为一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5
这首诗以情为主,融情入景,写出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生活悠闲自得的心境。

●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4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写的是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庐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体现和表达了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
  这是陶渊明《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