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单体育馆的发展过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8

如今的东单体育中心,塑胶跑道田径场、人造草皮足球场、3个室外篮球场、8个体育馆,规模之大、设施之先进都与以前的老东单体育馆有天壤之别。但唯一不变的,却是体育馆几十年来一直火爆的人气,和群众们对体育运动高涨的热情。
原东城区业余体校副校长詹殿舜老人从1958年开始到1997年退休,整整在东单体育中心工作了40年。他可谓是见证了东单体育中心的发展与变化。据詹老介绍,如今的东单体育中心和东单公园一带在1957年以前都被称作“东大地”。当时的“东大地”没有任何体育设施可言,只是一块空地,甚至可以称为“破地”:满地是石子、黄沙,一跑起来就黄土漫天,刮起风来更是飞沙走石,条件十分艰苦。
但就是这么一块“破地”却成了老北京体育爱好者的天堂。从那时起,人们就开始在“东大地”上进行各种体育锻炼,而其中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就是足球。
50年代初期,在“东大地”踢足球是一件颇为时髦的事情。当时的“东大地”不仅踢球的人多,而且还出现了几支由足球爱好者们自发组织的业余球队。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批人中还涌现出了不少老一辈的足球名人,如金志扬、史万春、孙洪年、梁振声等。因此,“东大地”也可以说是北京专业足球的发源地。
群众的运动热情渐渐引起了北京市领导的注意。1957年,北京市体委考虑到群众的需要,计划在“东大地”修建东单体育场。“当时的东单体育场包括一块不标准的小足球场,足球场北边的2块篮球场和二三十间供办公用的平房。以前的黄土地面也没有得到修整,打起球来依然沙土飞扬。”詹殿舜老人回忆说,那时候人们踢球之前都得先打扫卫生,先把黄沙扫干净,再洒上水,不然踢起球来都看不见人,“包括我、以及后来东城区业余体校的教练们在内的许多人,都经常为体育场打扫卫生。”
由于场地有限,前来锻炼的人们就想尽一切办法利用场地。詹殿舜老人介绍说,打篮球的人太多,而球场就那么两块,所以大家就发明了很流行的“三对三”篮球赛,输了就下,这样轮换得快,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
东城区业余体校在1958年成立,东单体育场也就成了业余体校的训练基地,像2004年的奥运冠军张怡宁和滕海滨,就曾经在这里学习过,后来才被什刹海体校挑选走的。既要接待前来健身的普通群众,又要为业余体校训练提供场所,东单体育场的人气就更旺了。
简陋的体育设施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于是在1963年,北京市委决定对东单体育场进行改建。改建后的东单体育场新建了1块足球场和两块排球场,并将原来的足球场扩大,而且还在四周增加了300米的田径跑道。这样,东单体育场就成了“多功能”的健身场所。白天,体育场免费向群众开放,等到下午四五点,业余体校的孩 子们放学之后,体育场就成了业余体校的训练基地。詹老介绍,当时的东城区业余体校也初具规模,足球班、篮球班、田径班的学员都不少,足球国脚李辉、前国家女足教练商瑞华、篮球国手张卫平、梁馨等都曾在此训练。
1989年,东单体育场再次改建,新建了两块网球场,并修建了一栋综合场馆楼,楼内设立了游泳、篮球、排球、武术、保龄球、网球、乒乓球、台球等8个体育馆。1996年改建工程完成之后,东单体育场正式更名为东单体育中心,并一直延用至今。
2000年,东单体育中心将足球场四周的田径跑道取消,建成了符合国际标准的足球场,并铺上了人工草皮。此外,篮球场和排球场也都改用塑胶材质。如今的东单体育中心,总面积2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7000平方米,是北京市中心规模最大、活动项目最多、功能最齐全的体育活动中心。但这样的体育中心仍然一如既往的实行着“亲民”政策,每年365天都对外开放,每年接待健身群众120万人次,让东单体育中心成成为长安街上的一道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