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的导电原理是什么?

半导体是电压达到一定值才能导电吗?有些金属氧化物也是半导体,它们的导电原理和硅一样吗?

1、在极低温度下,半导体的价带是满带(见能带理论),受到热激发后,价带中的部分电子会越过禁带进入能量较高的空带,空带中存在电子后成为导带,价带中缺少一个电子后形成一个带正电的空位,称为空穴。空穴导电并不是实际运动,而是一种等效。

2、电子导电时等电量的空穴会沿其反方向运动。它们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定向运动而形成宏观电流,分别称为电子导电和空穴导电。这种由于电子-空穴对的产生而形成的混合型导电称为本征导电。导带中的电子会落入空穴,电子-空穴对消失,称为复合。

3、复合时释放出的能量变成电磁辐射(发光)或晶格的热振动能量(发热)。在一定温度下,电子-空穴对的产生和复合同时存在并达到动态平衡,此时半导体具有一定的载流子密度,从而具有一定的电阻率。温度升高时,将产生更多的电子-空穴对,载流子密度增加,电阻率减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18
半导体是指导电能力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的固体材料。按内部电子结构区分,半导体与绝缘体相似,它们所含的价电子数恰好能填满价带,并由禁带和上面的导带隔开。半导体与绝缘体的区别是禁带较窄(这就是关键!现在很多曾经被划分为绝缘体的材料也逐渐向半导体一侧靠拢,就是因为现在的技术发展了,我们有更多的手段使价带电子越过禁带激发到到带。比如现在所谓的“宽禁带半导体”),在2~3电子伏以下(这个数字现在已经不确定了)。 典型的半导体是以共价键结合为主的,比如晶体硅和锗(这是最典型的半导体材料,尤其是硅,是现在的主力!)。半导体靠导带中的电子或价带中的空穴导电(“导带中的电子或价带中的空穴导电”,注意这句话。所谓空穴,其实就是电子离开后留下的一个空位,是一个等效概念,为了研究方便,实际中是不存在的,其根本仍旧是电子)。它的导电性一般通过掺入杂质原子取代原来的原子来控制。掺入的原子如果比原来的原子多一个价电子,则产生电子导电;如果掺入的杂质原子比原来的原子少一个价电子,则产生空穴导电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18

无论从科技或是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半导体的重要性都是非常巨大的。大部分的电子产品,如计算机、移动电话或是数字录音机当中的核心单元都和半导体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