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文化与古希腊文化有什么样的历史继承关系

如题所述

古罗马文化通常以罗马共和国中期(前265--前133)的文学为开端至5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灭亡期间的文学为终止。
继承:
①神话的继承:
在对外扩张中,罗马人开始接触发达的希腊文化,并将希腊的文化艺术移植到本民族的文化中。在希腊的影响下,罗马神话中的神变成了改了名字的希腊神,宙斯在罗马神话中被称为朱庇特,赫拉被称为朱诺,雅典娜被称为密涅瓦,爱神维纳斯在古希腊神话中指的是阿佛洛狄忒。古罗马神话其原始形态由于希腊的影响而和希腊神话融为一体。
②史诗《奥德赛》:
黄金时代,奥维德《变形记》搜集神话和趣闻,贺拉斯《歌集》抒情诗,《诗艺》继承模仿说,主张学习古典,形式要完美,提出寓教于乐。维吉尔《埃涅阿斯纪》是对《荷马史诗》的模仿。
③戏剧:
戏剧方面:早起罗马文学原有阿特拉笑剧和拟剧两种民间戏剧,在受到希腊化时期希腊新喜剧的影响后,发展起自己的戏剧,代表作家是普劳图斯和泰伦提乌斯。两人都以创作喜剧见长,均受到希腊戏剧的影响,改编自希腊戏剧,反应罗马社会生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4-01
古希腊和古罗马这两大文明是西方文化的摇篮,留给我们一个无论是文化史上还是艺术史上的难以超越的高度。其中古希腊文化又是罗马文化的源头,罗马文化在其基础上不断地发展创新,创造了许许多多独树一帜的文化,艺术构想和杰作。
当古埃及文明显现出衰微之势时,两河流域的美索布达米娅已经发展成了人类第二个文明中心,古巴比伦文明。随后,一支称自己为赫楞人的印欧种族部落从美索布达米娅来到了爱琴海畔。他们就是古希腊人的祖先。公元前十一世纪,希腊人攻进了特洛伊,欧洲历史从此就开始了。
马其顿人菲利普征服了希腊城邦,却没有完成振兴希腊的伟业,于是他的儿子亚历山大踏上了征途。他把希腊的疆土几乎画满了整个已知世界,如果没有喜马拉雅山的阻碍,天晓得他会跟战国七雄演绎出多少震惊世界的故事。不过亚历山大也是英年早逝,他建立的帝国也随后土崩瓦解。当罗马人从希腊结果文明的火种后,也把这些遗产照单全收。
希腊所有优良的港口都是朝东的,因为爱琴海才是世界的中心。而亚平宁半岛的西侧,另一只印欧种族逐渐发展了起来。希腊人后来开始跟他们做毛衣,并知道了他们就是罗马人。罗马人从希腊人那里不仅仅学会了贸易,还学会了文字,神话传说等一切文明,并发展成了拉丁文和罗马神话。但他们不喜欢希腊人的政治制度。后来罗马在通过对迦太基的战斗中,不知不觉地征服了世界。经过了凯撒和屋大维的辉煌之后,罗马帝国最终被基督教和匈奴等北方少数民族击垮.
希腊是由本土半岛和一些散落在爱琴海和地中海的一些小岛组成的。它三面环海,只有北面与陆地相接,且多丘陵少平原,属于温和的海洋性气候。正是因为这样的地理条件使得它的农业难以发展,为了生存,希腊人学会了和其它地区进行农产品的交换,并逐渐形成了地中海地区繁荣的贸易往来。罗马的环境和希腊类似,它地处今意大利半岛,是一个多丘陵,多沼泽的地区。因此农业也不十分发达。但罗马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像希腊一样通过自由贸易,物物交换。它使用的是一种血腥的方式——侵略和扩张。为了满足罗马帝国日渐庞大的粮食、财富的需求,罗马人选择了不断地侵略。依靠着强大的军队、武器,罗马从昔日台伯河边上一个卑微的小城一跃成为统治着200万平方英里的帝国的中心。每天码头,道路都有成百上千的船只,车辆抵达罗马,源源不断地带来从各地掠夺来的金银珠宝,粮食谷物。同时随着罗马帝国的不断膨胀,使得对这些物资的消耗急剧增多,反过来这又导致了罗马帝国的继续扩张,如此一来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它由始至终都伴随着罗马帝国。相比而言,为了抵御恶劣多变的海上环境,希腊发展起来的却是一种互相合作的良性竞争模式。并且,后者己渗入当代西方人的精神领域。除此之外,希腊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靠商人进行的海外和地区间的贸易往来和本土的农民耕种。希腊城邦中的奴隶数量比罗马少得多,罗马经年累月的征战,带来财富的同时还有大批大批的奴隶,这些奴隶广泛地分布在大部分的产业,比如采矿,冶金,驾船,铺路和大型建筑的建造。可以这样说,古罗马的伟大和成就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希腊文化。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上有较大不同。意大利建筑师布鲁诺·赛维在他的《建筑空间论》中指出:“希腊式=优美的时代,象征热情激荡中的沉思安息;罗马式=武力与豪华的时代。”如果说,欣赏希腊建筑像聆听着一首安宁唯美的小夜曲,处处启发你最深沉的思考和想象,那么古罗马建筑更像是否一曲富丽堂皇的交响乐,如果说古希腊建筑是精致连续的展开,那么古罗马建筑即是宏伟磅礴的汇聚。希腊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神庙。
罗马文化继承和发展希腊文化,两者相互协调,共同促进了民做主文明的发展。为历史的进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罗马文化与希腊文化都是世界文明的起源,他们两者之间有着深刻的、密切的联系,对世界政治与思想也有很大的影响,为民主思想奠定了基础。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