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门》是你的菜吗?

如题所述

电视剧《大宅门》曾经创下央视一套黄金时间的收视冠军,一时间万人空巷。三年来该剧风头不减,一直到去年11月我最后一次看电视的时候,还有至少四家电视台在重播,有网友说这部戏的重播频率快赶上西游记和红楼梦了。该剧出动了大陆最强大的演员阵容:斯琴高娃,陈宝国、何赛飞、蒋雯丽等出任主角,连张艺谋,陈凯歌,姜文等也在剧中露脸客串了一把小角色,以显示该剧的不同凡响。我是2004年年末离职在家闲暇中看完了该剧在一家省卫视台的重播的。那么我的感想是什么呢,我感到了一种绝望。因为代表着国内强势文艺主流的该剧,从头到脚散发着一股令人窒息的浊气。
    剧中最主要的两个人物一个是白文氏,一个是白文氏的儿子白景琦。先说白文氏,这个角色如果单就写实的角度来看,可谓是成功的。封建伦理道德高压下的女性人格变异,对儿子的压迫和控制,对妾室的歇斯底里的折磨,虚张声势的一颦一笑,无不使人感到刻骨地真实。她把杨九红的幼女抢走不许亲生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还教唆这个孩子长大后疏远,鄙视自己的母亲;她可以疯狂到最后一刻,许猫狗戴孝不许妓女出身的妾室杨九红戴孝。再说白景绮,这个男人可谓集无耻下流龌龊卑鄙于一身。他早年冲破伦理娶一丫鬟为正室,不久又与妓院的杨九红厮缠,杨九红痴情而许之以终身,谁料这个敢于冲破道德伦理娶丫鬟为正室的“活土匪”,居然对自己母亲对杨九红的疯狂迫害毫无抵抗,面对无助的女人,他不仅不施以援手,反而表现出反常地退缩唯诺。他亵玩年轻丫鬟,越来越不避讳已经视他为最后精神支柱的杨九红,最后公然对其施以精神炮烙,续娶一丫鬟为正室。其阴佞狠毒程度不亚乃母。人格的缺失使他对身份比他低下的人毫无善意可言,只要他愿意都可以随意侮辱。他甚至为自己毁容的家奴骗娶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贫家女孩,以示即使自己养条狗也比穷人尊贵些。吾生也晚,无法亲历清末民国的社会风尚,但我很怀疑即使真的回到电视片演绎的那个年代,能不能找出像白文氏白景绮这样炉火纯青的变态典型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31

这个“大宅门”是封闭的,幽深的,是保守的,是不透明的。在清末民初那样的一个变幻的时代里,以二奶奶为例,自动用祖先堂的银子,按族规是死罪,但是让大伯哥活了下来;后面通过贿赂宫中太监王喜光将白景怡救回,人情练达,管理能力可谓是巾帼不让须眉,但是同时又为传统观念所囿,对杨九红来说,显得无情。  白景琦在山东收沿河二十八坊,用一泡屎骗了当铺两千两银子,靠的是背景和人脉,才能商场上左右逢源,转危为安,有点过度的牛皮哄哄。胸怀天下,忧国忧民在商人圈,未必就是主旋律,应该往深处挖掘一下,能不能人性里的善与恶彰显的更复杂一些,有点白的太白,黑的太黑,像白玉婷,杨九红这样人物的也许更真实。  有道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亡国那是君王的责任,唐宋元明清,亡了多次国了,把个人的悲欢离合强行和国家命运所系,显得太悲壮,悲壮的不够真实,也缺乏对人性的多层面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0-31

我们尚且不论写实程度。该剧令人不快的焦点是:对这两个主角完全是以一种正面褒扬的态度来表现的,从主题歌到从人物事态的演进,整个基调毫无批评意识,浓墨重彩的白文氏白景绮们充满精英般的优越感与炫耀色彩。白文氏死时,朝野官员,地方士绅全部敬送挽联,甚至白景绮的正室和其姨母都同时死在葬礼上,这种表现手法令人不由得想到“陪葬”。白景绮更是被网民们尊为理想男性的楷模,网罗上“白景绮才是真正的爷们”,“好样的,做男人就得像七爷这样!”,“好欣赏他用脚踢人的脸!”的声音不绝于耳。在全国最有影响的网上论坛“天涯社区”的“影视评论”版块,《大宅门》拥有一大批忠实FANS,经久不衰的火爆讨论场面令人感慨该剧的确应运而生,它演出了网民们的心声。

悲哀的是,历来以工作态度过分严格著称的宣传部门并没有从国民意识形态健康的角度评审文艺作品,这样一个充满人格缺陷和暴力色彩的电视片出现在全国黄金强档中已经不妥,更甚乎,此片竟连获大奖,此片竟百映不厌,此片竟掌声连连,变态白景绮竟成为大量中青年的偶像!片中主角以自身人格的扭曲和制造他人的痛苦为快感的最丰盛源泉和其生命存在的最主要表达方式,在我们这个糊糊涂涂的时代引起了巨大的共鸣,这是值得我们警醒的。

第3个回答  2017-11-07
不喜欢香秀,槐花可怜,杨九红可怜.白景琦就是一个混世大魔王
第4个回答  2017-11-02
我很喜欢大宅门,看了无数遍,特别喜欢年轻的香秀和七爷的表演。点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