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汉学研究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

如题所述

研究西班牙汉学,大致可以从三个阶段来观察:
第一阶段大概是16世纪以前,接著是16到18世纪,最後是 18 世纪以後。其中,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中间,由於中国皇帝驱逐天主教传教士,所以将近一个世纪没有什么汉学可言。
由於 16 世纪及 17 世纪较鲜为人知,但此时西班牙在中国的研究上扮演著极为重要的角色。因为得力於中国指南针及相关知识的帮助,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航海能力很强。从东方来了很多东西,使得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对东方产生好奇。截至 18 世纪以前,几乎所有关於中国的作品都是教会的人写的。这些作品是在两种的目的之下完成的:第一,为著以後要到中国宣教的传教士,方便这些传教士能够学得这些知识,以利开展中国福音的需要。第二,写给国王看,献给国王作政治决策时的参考。
到了 18 世纪的时候,西班牙开始走下坡,政治与经济都慢慢地衰退,且商贸方面,欧洲其他的国家(例如:英国和荷兰)在中国的商业行为也已经远远凌驾於西班牙之上;中国对西班牙而言,已经失去了政治上的重要性。19 世纪时,由於中国驱逐和追赶传教士,加上西班牙在政治和社会上的变动,这个时候的西班牙汉学实际上已呈停摆状态。
西班牙在 20 世纪的上半叶,很难找到熟悉中国的人,只有一些大学的院系,特别只有艺术系或是哲学系才有提供相关的选修课,或是偶尔出版不多的文章,才有一些关於中国的事物。20世纪的下半叶,由於新中国政体切断了所有和外国的文化关系,所以,西班牙和中国的外交关系和文化交流仅限於台湾一地。
直至1973 年西班牙开放和中国大陆的外交关系後,才展开具有学术价值并且和传教士没有关系的汉学研究。在往後三十年,西班牙一直不断地弥补以往逝去的时间,并同时建立一支严格、装备齐全且为数众多的汉学家。使用语言学习书和辞典来学习中文的对象已经不是针对传教士的需要了,而是提供中国学生研读西班牙文,以及最近越来越多西语人士学习中文之用。
汉学在西班牙各个时期的发展:16世纪及17 世纪达到了高峰,但在18 世纪及19 世纪时期却被遗忘、放弃,直至 20 世纪下半叶和中国建交後,西班牙的汉学才重见天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