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梅压枝能活吗?

如题所述

西梅压枝也是能活的。
西梅栽培技术
建园定植
西梅建园要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且土壤PH值在5.5至7.5的弱酸性地区。拟建园地必须保证充足的灌溉用水,且水中不能含有过多盐类,包括硼离子、氯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等,以免影响西梅果实的品质。如果为了利于机械化管理和长久效益,可将行株距定植为4m乘3m,但是这种行株距早期产量较低。如果为了早期丰产,可采用行株距为4m乘2m模式,但是增加了疏枝、施肥和采收的难度。
砧木选择
山杏、山桃及毛樱桃均可作砧木嫁接不同品种进行繁殖,不同砧木各有特点。用桃树做砧木接口愈合好,生长势强,抗逆性强;杏树做砧木生长势强,但是接口有离层,4至5年后结果时易风折,所以应及时采取扶支架等措施预防;酸梅做砧木接口愈合好,但是易出现小脚及矮化现象。砧木要求具有较强的抗逆性,针对抗寒性而言,酸梅高于于实生杏和毛桃。通常西梅建园选用的是1至2年生嫁接苗,果园一般在嫁接苗生长第2年的2月底进行定植。在定植前的8至9月一般采取适度的水分胁迫处理和断根处理,在11至12月根据树高、胸径、嫁接口以上的分枝数等进行分级、捆绑、假植和贮藏。
土肥水管理
在土壤管理上要重视行间生草与树下覆膜。通过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调节土壤温湿度,提高水分及营养元素的有效利用率。果园覆膜与生草后,空气及土壤湿度增加,昼夜温差加大,营造出良好的小气候环境,十分有利于果实的营养积累。而且还可抑制其他杂草丛生蔓延,减少蒸发,增加害虫天敌种类。
定植后每年2次追肥,1次施基肥。3月下旬施用第1次追肥,促进开花,主要以氮肥为主。5月下旬第2次追肥,促进果实生长,满足果实膨大需求,肥料中应混合一定比例钾肥以保证营养,利于恢复树势。追肥时,幼树施100至200/g株,盛果期施500至1000g/株。
在周年管理中,应注意不同生长期的特点,把握关键时间节点,结合施肥进行灌水。西梅树灌水采取沟灌,一般在萌芽前(3月中下旬)灌水可促进春稍生长,增大叶片,提高开花势能,还能不同程度地延迟物候期,减轻春寒和晚霜的危害;果实发育期(5月上旬)保证果实正常生长;花芽分化始期(6月中旬)需水量较少,若浇水过多影响成花;果实成熟前硬核期(7月中旬)进入雨季,结合天气适当灌溉。果实采收前(8月中旬)控制水分,不宜过多;土壤封冻前(11月初)大量灌水,催进根系生长。
树形与花果管理
西梅的树形可根据建园时的定植密度进行选择。密植园宜采用V 型、主干型整枝,中密度采用小冠疏层形、自由纺锤形为主。疏枝主要目的是大力培养主侧枝,扩大树冠,及时更新,尽快成形。疏枝分冬截和夏截两个时期,以冬截为主,一般在2月初进行。冬截的主要原则是打开内膛,通风透光,提高光合效率;调节枝组合理间距,控制果树负载量。主要方法包括疏除包括背上枝、逆生枝、干枯枝、交叉枝、病虫枝、丛生枝在内的各种不合理枝条,充分利用空间;短截壮枝及延长枝,甩放中庸枝,平衡树势;回缩多年生结果枝组,防止结果枝外移;对顶端竞争枝要去强留弱,控制顶端优势。如果品种萌芽力、成枝力强,疏枝时要多疏少截,防止生长过旺。夏截在5至7月进行,主要采用撑拉方法开张主枝角度,通过摘心、扭梢、拿枝、疏除徒长枝的方法进行疏截,以达到减缓树势生长,促进结果的目的。
定植第2年花蕾期以及花期就要喷0.3%硼砂溶液,有助于提高西梅的坐果率。待新梢长至70至80cm时应及时喷布多效唑,隔15至20天应加喷1次,以控制树势、促进花芽分化。花谢后25天、40天分别疏果两次。先疏除病虫果、畸形果、小型果,再摘除过密的幼果,每5至8cm留1个果,使留下的果均匀地分布在树上。
西梅抗病力强,核果类果树中各种常见病害在西梅栽培中均发生较少,尤其对于细菌性穿孔病和枝干类病害均有较好的抗性。一般年份管理结合治虫喷2至3次除菌剂即可。在春季萌芽前地面喷施1次5°Be石硫合剂,以除死越冬的各种害虫幼虫,树体喷雾可防治蚧虫、红蜘蛛等并有助于预防流胶病。在4月下旬可以喷1次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液,针对新长出来的树梢喷1次甲基托布津,在5月中旬到6月中旬期间,主要防潜叶蛾、金龟子、蛾类虫害。在5月下旬、7月下旬,为防治桃小食心虫、蚜虫的关键时机,此时可复配苦参碱1000倍液喷雾。为了有效控制食心虫危害,可用性诱剂进行测报或诱捕,当成虫到达发生高峰值时,施用菊酯类药剂1500至2000倍液进行防治。11月进入休眠期以后再喷1次石硫合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29
可以的西梅栽培技术
建园定植
西梅建园要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且土壤PH值在5.5至7.5的弱酸性地区。拟建园地必须保证充足的灌溉用水,且水中不能含有过多盐类,包括硼离子、氯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等,以免影响西梅果实的品质。如果为了利于机械化管理和长久效益,可将行株距定植为4m乘3m,但是这种行株距早期产量较低。如果为了早期丰产,可采用行株距为4m乘2m模式,但是增加了疏枝、施肥和采收的难度。
砧木选择
山杏、山桃及毛樱桃均可作砧木嫁接不同品种进行繁殖,不同砧木各有特点。用桃树做砧木接口愈合好,生长势强,抗逆性强;杏树做砧木生长势强,但是接口有离层,4至5年后结果时易风折,所以应及时采取扶支架等措施预防;酸梅做砧木接口愈合好,但是易出现小脚及矮化现象。砧木要求具有较强的抗逆性,针对抗寒性而言,酸梅高于于实生杏和毛桃。通常西梅建园选用的是1至2年生嫁接苗,果园一般在嫁接苗生长第2年的2月底进行定植。在定植前的8至9月一般采取适度的水分胁迫处理和断根处理,在11至12月根据树高、胸径、嫁接口以上的分枝数等进行分级、捆绑、假植和贮藏。
土肥水管理
在土壤管理上要重视行间生草与树下覆膜。通过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调节土壤温湿度,提高水分及营养元素的有效利用率。果园覆膜与生草后,空气及土壤湿度增加,昼夜温差加大,营造出良好的小气候环境,十分有利于果实的营养积累。而且还可抑制其他杂草丛生蔓延,减少蒸发,增加害虫天敌种类。
定植后每年2次追肥,1次施基肥。3月下旬施用第1次追肥,促进开花,主要以氮肥为主。5月下旬第2次追肥,促进果实生长,满足果实膨大需求,肥料中应混合一定比例钾肥以保证营养,利于恢复树势。追肥时,幼树施100至200/g株,盛果期施500至1000g/株。
在周年管理中,应注意不同生长期的特点,把握关键时间节点,结合施肥进行灌水。西梅树灌水采取沟灌,一般在萌芽前(3月中下旬)灌水可促进春稍生长,增大叶片,提高开花势能,还能不同程度地延迟物候期,减轻春寒和晚霜的危害;果实发育期(5月上旬)保证果实正常生长;花芽分化始期(6月中旬)需水量较少,若浇水过多影响成花;果实成熟前硬核期(7月中旬)进入雨季,结合天气适当灌溉。果实采收前(8月中旬)控制水分,不宜过多;土壤封冻前(11月初)大量灌水,催进根系生长。
树形与花果管理
西梅的树形可根据建园时的定植密度进行选择。密植园宜采用V 型、主干型整枝,中密度采用小冠疏层形、自由纺锤形为主。疏枝主要目的是大力培养主侧枝,扩大树冠,及时更新,尽快成形。疏枝分冬截和夏截两个时期,以冬截为主,一般在2月初进行。冬截的主要原则是打开内膛,通风透光,提高光合效率;调节枝组合理间距,控制果树负载量。主要方法包括疏除包括背上枝、逆生枝、干枯枝、交叉枝、病虫枝、丛生枝在内的各种不合理枝条,充分利用空间;短截壮枝及延长枝,甩放中庸枝,平衡树势;回缩多年生结果枝组,防止结果枝外移;对顶端竞争枝要去强留弱,控制顶端优势。如果品种萌芽力、成枝力强,疏枝时要多疏少截,防止生长过旺。夏截在5至7月进行,主要采用撑拉方法开张主枝角度,通过摘心、扭梢、拿枝、疏除徒长枝的方法进行疏截,以达到减缓树势生长,促进结果的目的。
定植第2年花蕾期以及花期就要喷0.3%硼砂溶液,有助于提高西梅的坐果率。待新梢长至70至80cm时应及时喷布多效唑,隔15至20天应加喷1次,以控制树势、促进花芽分化。花谢后25天、40天分别疏果两次。先疏除病虫果、畸形果、小型果,再摘除过密的幼果,每5至8cm留1个果,使留下的果均匀地分布在树上。
西梅抗病力强,核果类果树中各种常见病害在西梅栽培中均发生较少,尤其对于细菌性穿孔病和枝干类病害均有较好的抗性。一般年份管理结合治虫喷2至3次除菌剂即可。在春季萌芽前地面喷施1次5°Be石硫合剂,以除死越冬的各种害虫幼虫,树体喷雾可防治蚧虫、红蜘蛛等并有助于预防流胶病。在4月下旬可以喷1次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液,针对新长出来的树梢喷1次甲基托布津,在5月中旬到6月中旬期间,主要防潜叶蛾、金龟子、蛾类虫害。在5月下旬、7月下旬,为防治桃小食心虫、蚜虫的关键时机,此时可复配苦参碱1000倍液喷雾。为了有效控制食心虫危害,可用性诱剂进行测报或诱捕,当成虫到达发生高峰值时,施用菊酯类药剂1500至2000倍液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