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通俗地理解哲学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如题所述

通俗的理解,我举个历史上的例子,历史的例子比较大气:

近代我国的各项比较落后,鸦片战争丧权辱国,于是,李鸿章张之洞等人搞了个洋务运动,学习人家的技术(学习人家技术其实某种意义上,否定自己的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是第一次否定,但是注意,这个时候我们的制度,并没有被否定。

洋务运动之后,跟日本打了一架,还是输了,这个时候维新派出来了,说你光学人家的技术是没用的,我们要学制度,这个是否定了之前的洋务运动的认识,因为洋务运动否定了以前的技术,从之前什么都不变到维新派,经历了两次否定,所以叫做“否定之否定”,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于西方文明的认识,达到了更深入的层次。

生活中的例子:

你不是大学生前,可能是持某些想法的,这个是初始状态。

你上大学后,否定了不是大学生的状态,有了新的想法,这个是否定。

你大学毕业后,你又不是大学生了,否定了大学生的状态。

虽然你最终又回到不是大学生的状态,但是你的认识已经大大加深了,所以叫“否定之否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