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这九个字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是道教九字真言。

临(灵)

身心稳定,表示临事不动容,保持不动不惑的意志,表现坚强的意志。

兵(镖)

能量,表示延寿和返童的生命力。

斗(统)

宇宙共鸣,勇猛果敢,遭遇困难反涌出斗志的表现。

者(洽)

复原,表现自由支配自己躯体和别人躯体的力量。

皆(解)

危机感应,表现知人心、操纵人心的能力。

阵(心)

心电感应、隐身,表示集富庶与敬爱于一身的能力。

列(裂)

时空控制,表示救济他人的心。

前(齐)

五元素控制,表示更能自由自在地使用超能力

行(禅)

光明、佛心,表示佛境,即超人的境界。

扩展资料

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这九字真言的根源是来自于中国道家的密咒。最初见于源自东晋大国手葛洪所写的道家著作《抱朴子》中。《抱朴子》分内篇与外篇两部分。内篇主要介绍的是道教的丹法、禁术与养生,外篇则是兵略、政论等相关内容。

其中的禁术又称“禁法”,道教认为用此可遏制鬼物和毒虫猛兽。禁术盖由早期气术、符法派生而来,始见于东汉末。可分为“气禁”与“咒禁”两类。其涉及内容五花八门,从行云求雨、驱虫避灾到请鬼送神无所不能。

九字真言就是一个威力巨大的道家禁咒。《抱朴子》中这样介绍的:“临兵斗者,皆数组前行,常当视之,无所不辟。”意思是说,常念这九个字,就可以辟除一切邪恶。而且葛洪在《抱朴子》还说过:“入山宜知六甲密咒,咒曰: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凡九字,常当密咒之,无所不辟”。

所谓“六甲”指的是道教世界观中的天地正神,他们与“六丁”合称“六甲六丁”。在道家理论著作《灵宝六丁秘法》中,称呼唤六甲六丁的名字可以“人宅清吉、五毒灾难不近,求仙得仙,求官得官,子孙兴旺”。所以道家的九字真言是呼唤六甲六丁之神从而达到以咒文护身,由此葛洪才如此重视这个咒语。此后这个咒语一直在道家修炼中秘密传承。

唐玄宗时代,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藏三位印度密宗大师来到中国,他们传下了密宗的教门。密宗注重护咒法修炼,和道教有很相似的地方,所以密宗和道教的理论开始深入融合。据黄心川教授对《大正藏》卷18-21密教部收录的受到道教影响的70部经轨进行分析,总结出密教在汉地和道教高度融合的情况,发现:

(一)密教吸收了道教以前先行的思想和信仰,如阴阳五行说、五脏六腑说、谶纬、神仙方术、六甲、巫祝、鬼神等等。

(二)道、密在传播过程中摄取、融合了对方的教义内容、仪礼、符咒、印法等,采用了对方的术语、文句、咒声等。

(三)道、密全盘吸收了对方思想和内容,甚至名称也很雷同。

所以道家的九字真言,也被密宗所吸收,变成了密宗中的一个密咒。而且密宗在念咒时讲究咒语与手印一起发动,这样才能将密咒的能量最大化。所谓“结手印”,简单的说就是通过两手十指相互交叉结成不同的形状,并配合想象意念形成的修法。

密宗理论认为双手十指对外与法界佛性相通,对内与五脏六腑相通,所以修习密法时,结成“手印”,便可与法界中已经成就的佛、菩萨互相感召,增加修炼效果,自身也如同获得了佛的神通。

密宗手印的种类可谓数以千记,每种都有特殊的含义和作用,例如:吉祥印、金刚大惠印、大轮坛印、摧伏诸魔印、宝冠持宝印、光焰火界印、缚思等仙印、准九头龙印等等。所以九字真言也有一套和咒语相配合的手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字真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