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什么指挥不动北洋新军

如题所述

北洋新军是国家军队,不是袁世凯的私人武装,清政府能指挥动北洋新军。庚子事件让清政府权威大降,而在太平天国运动后处于半独立状态的南方督抚势力进一步巩固了独立地位。1905年日俄战争日本的胜利,是近代以来黄种人首次在决定性战争中击败白种人,这对china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民气为之一振,君主立宪的呼声日渐高涨,在此背景下,1906年清政府废除了施行一千多年的科举制,科举制的过早废除一方面切断了清帝与士绅的利益纽带,一方面也断绝了士绅参与政治的门路,士绅中的立宪派开始向清政府施压,要求尽快开国会,定宪法,南方督抚势力趁机掺杂其中,向清政府索要更大权力,企图把清政府变成傀儡政府。慈禧在世时,凭借高超的政治手腕和威望,还能压制督抚势力,但是她死后,能掌控局势的只剩下袁世凯和张之洞(死于1909年)。摄政王载沣自初入政坛始,就与袁世凯不睦,1905年,在军机处一次讨论君主立宪改革的会议上,载沣就与袁世凯发生过冲突,载沣怒而拔枪企图轰毙袁世凯,幸亏府中长史及时夺过手枪才避免酿成大祸。溥仪即位后,载沣与袁世凯又因为中央与地方税收分配问题多次发生争吵,载沣怒而罢黜袁世凯。1909年张之洞死后,清政府内已没有能掌控局势的人物,1910-1911年,南方督抚势力联合立宪派趁机连续发起三次立宪请愿运动,虽然清政府在压力下推出了皇族内阁,但这远远不能满足立宪派的期望,愤怒的立宪派士绅在辛亥爆发后,迅速投入革命党阵营,与督抚势力一起策动了南方十余省的独立。《辛丑条约》赔款加利息共计9亿多两白银,让清政府背上沉重的外债包袱,列强为保证赔款,控制了清政府最重要的税收来源海关,随后清政府推行新政,各项支出猛增,到辛亥革命爆发时,国库空虚。英法美的俄日等列强在辛亥问题上存在分歧,美德两个后起之秀,由于在东亚力量处于劣势,因此反对列强趁机瓜分china,英法注重经济利益,也不太倾向于瓜分,日俄两国在瓜分问题上最为积极。最后列强达成协议,以中国内乱为由,截流海关税收,让清政府与革命党都没有财力采取军事行动,如果南北能达成和解就维持现状,如果南北互不妥协坚持打下去,就等双方耗尽最后力量再瓜分china。北洋新军没有在辛亥中没有发挥重要作用是因为没有钱支付军饷,因为新军装备的枪支弹药都是在外国进口,没钱根本不可能把战争持续下去,而非清政府不能指挥北洋新军。当时列强在满洲、蒙古、藏地煽动分离运动,国家面临被瓜分的危机,南北再对峙下去,只能同归于尽,在这种情况下,南北达成妥协,北方同意清帝退位,南方同意袁世凯担任总统。民国成立后,北洋新军又成为民国的国家军队。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实际是一个完整的历史事件,要合在一起看待,二次革命实际上是南北争端的继续,辛亥时南方督抚势力为了装饰门面。获得列强的支持,所以推举孙作总统,但在南北和解后,丧失利用价值的孙迅速被抛弃。孙的力量虽然在辛亥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依然弱小,民国后越来越被边缘化,宋教仁遇刺后,孙借此事发起二次革命,实际是放手一搏,但由于得不到督抚势力和列强的支持,很快失败。辛亥虽然推翻了清朝,但是载沣面临的难题留给了袁世凯,南方督抚势力在扳倒清帝这个障碍后,开始向袁世凯索要权利,袁世凯最后不得不回到了复辟帝制的老路,他高估了自己的力量,错误地以为自己做了皇帝,就不会再有人觊觎最高权力,人们可以各司其职,恢复政局的稳定。袁世凯称帝遭到了全国各阶层的反对,段祺瑞、冯国璋等北洋大将也反对袁世凯称帝,给了袁致命一击。袁世凯称帝造成全国范围内的四分五裂,中央与南方督抚势力的矛盾被军阀混战取代,北洋军也沦为军阀混战的工具。
北洋政府的北洋一名并非完全来自于袁世凯的北洋系,北洋是晚清时期对淮河以北的华北、东北地区的统称,这里在辛亥时依然忠于清政府,以这些地区的清朝残余势力组成的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袁世凯的北洋系是这个政府的核心。袁世凯是当时最有能力掌控局势的人,所以被统治集团推举为最高领导人,而非部下对他的死忠,当他称帝的做法违背统治集团的利益时,就迅速被抛弃。北洋一般认为有三大系:直、皖、奉,奉系主要将领多是土匪出身,后被清政府招安成为国家军队,这与直皖两系出自小站练兵完全不同,民国之前与袁世凯也没有什么交集,如果简单把北洋政府等同于袁世凯的北洋系,把北洋军等同于袁世凯的私人军队,就解释不了奉系的问题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2-27

清朝末年训练新军,为什么清廷不能对其有效控制?清朝末年训练新军,为什么清廷不能对其有效控制?
我认为这个问题涉及到四个方面:清廷中央,地方督抚,革命党人,新军士兵。但是不管如何,新军失控的最终源头,还是在于清廷中央的权威的丧失。有人说清廷建立新军的目的在于为了与国际接轨,提高战斗力,借此机会加强中央集权,这是慈禧搞清末新政的重要策略,后来的摄政王王载沣只是继承罢了。太平天国运动彻底打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结构,清廷就是要建立新军,打破督抚盘踞一方的格局。

清末新政说白了就是中央和地方的争斗,清廷为此采取的方法就是编制新军,以加强督抚的流动性。但这终究只能治标不治本,编制出来的新军在本质上仍然是地方军,而非中央军,原因有两个:其一,新军采取分省编练方式,兵源来自于当地。其二,为了吸引兵源,而采取厚晌制。但是中央财政根本没钱。最终还是地方自筹。实质上,新军效忠的根本就不是中央而是筹集钱财的地方。调离督抚的方法只能激化双方的矛盾。而从中获益的是革命派。在人事和财政两大方面,中央都无法加以实质性控制,造成的失败是必然的结果。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新军人员的构成,一方面是破产农民和城市游民。一方面是小知识分子。第一类人员本身对清朝统治就没有什么好感,再加上里边很多是原先的会党,第二类是受西方新思想的影响,发挥作用的主要是留日士官生。
不是朝廷不想控制新军,而是朝廷没办法控制新军。清朝在经历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之后意识到原来的绿营八旗团练等等已经难堪大用,所以开始编练新军,在荣禄的主导下,原来北洋四军加上一个甘军合编为武卫军,到1904年清朝政府制定的计划是一共训练36个镇(师),到武昌起义前只完成了26镇的编制。
朝廷之所以控制不了新军,一方面是制度的问题,清朝编练的新军从编制到武器全部采用欧洲军队的标准,尤其是德国军队,但是清朝对新军的管理仍然是传统衙门,没有相应的改造军事指挥系统,对新军的管理主要依靠统兵将领,这样就会出现只知有将军而不知有国家的局面,典型代表就是袁世凯的北洋军,武昌起义时朝廷命令荫昌带北洋军平叛,荫昌根本就指挥不动北洋军。北洋军的行动都是通过电报由袁世凯遥控指挥。

另一方面是清朝民心已失,朝廷训练新军是为了保护朝廷,但是最后推翻满清的恰恰是朝廷倚重的新军。朝廷视新军如奴才,忽视了新军的思想工作。新军组建招收的人员多是知识分子,读过书,通达事理,满清王朝的存在已经阻碍了中国的发展,他们都是知道的,军营可限制他们的行动,但限制不了思想。随着进步思想的传播和满清愚弄世人的政策,让新军对朝廷越来越不满。
历朝历代军队的忠臣一直是让国家头疼的问题,解决最好的是现在我们的国家,有兴趣可以去了解下。
清末这支新军,成为了影响中国近代历史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末年,清朝政府却完全丧失了对他的控制。
北洋军的建立是在1895建立的一支新式军队,他的总负责人就是袁世凯。袁世凯这个人早期受到李鸿章的赏识,才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晚晴的唯一可以仰仗的重臣,那就是李鸿章了,李鸿章在甲午海战失败后就已经退居幕后。张之洞一直在经营湖广等南方的军工业发展,一直远离朝廷中枢。这支部队第一次能走上中国的政治舞台,是在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想要实权,完全的搞变法。他就拉拢了袁世凯,但是袁世凯很聪明,他直接就把光绪皇帝还有维新派出卖了。投靠了慈禧太后,结果光绪皇帝被软禁,维新派死的死,跑的跑。从此袁世凯就开始了他的大踏步之路,李鸿章这时也有推波助澜的节奏。他也有意把袁世凯培养成接班人,就逐渐将他的势力转移给袁世凯。

袁世凯也是很会拍慈禧太后的马屁,事业上也是飞黄腾达。加上北洋军的不断壮大,袁世凯成为继李鸿章之后势力最大的汉人大臣。慈禧太后健在时候的清廷,还是能控制北洋军的。因为慈禧太后完全可以控制袁世凯。但是慈禧太后也注意到了袁世凯的一些问题,他重用满族贵族,光绪皇帝的弟弟载沣。载沣因为光绪皇帝的问题,特别恨袁世凯。加上政见不合,跟袁世凯针锋相对。但是由于袁世凯的军权,载沣还是动不了袁世凯。也就完全丧失了对北洋军的控制。即使自己的儿子溥仪当上了皇帝,他也没办法动袁世凯。即使在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在胜利后,也是将大总统位置,让给了真正掌握军权的袁世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11-12
这与新军建制原因有关。第一、满族贵族内斗争权由来已久,早在康熙朝就埋下祸根,八旗实际上是被分割了,并不完全被皇帝一人控制,而且八旗内部腐朽,固步自封战斗力横向比较已经很弱,所以皇帝有建新军的需要,而又要与满清贵族划割,所以只能重用汉人,所以新军主要是汉人包括最高统帅都是汉人。第二、实际上新军还是拥护清王朝的,新军高层最高理想是君主立宪,其实这也是为新军未来考虑,但是由于甲午战争战败的赔款,导致新军无军费保障,而新军都是热兵器,全部要依靠进口,所以无力镇压南方各地革命(叛乱)。某种意义上说清帝退位是对南方的妥协,因为一旦开打,北洋军败北是大概率。
第3个回答  2020-08-28
因为袁世凯在新军呆的太久 了
第4个回答  2018-02-27
因为那是某个大官的军队,不是皇帝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