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政经大戏”开锣,《突围》演绎国企改革风云,哪里吸引你?

如题所述

《突围》吸引人的地方不是题材,甚至不是剧情。虽然关于国企改革这种于大可以进入历史进程,于小关乎每个人切身体会的题材是创作团队必然会关注的目标,同时优秀的编导团队也保证了剧情的流畅与悬念设置的合理。但对于普通观众而言,这些都不是一部讲述和平时期社会变革缩影的电视剧最能吸引人的地方。国企是很多中国人最熟悉又最有距离感的地方。国企的职场既是很多人茶余饭后乐此不彼地谈资,但它又始终隔着一堵厚重的“墙”,从而在人的心中有了永恒的神秘感。

《突围》很好地解决了这种“亲切感”与“神秘感”之间的关系。一脸正气的“老干部”靳东饰演的齐本安在剧中被嘲为“就是个上班给老板拎包,下班给老婆拎包的”,实在是像极了国企长大的小伙伴们身边住在厂长房的某个国企领导。国企的职场总有自己的特色,它不时尚,但也绝不“土”。没有时装商战剧里的浮躁轻佻,但也不是老气横秋的一潭死水。国企的职场斗争总是在波澜不惊中暗含杀机,在波云诡谲中峰回路转。要把握好这样的尺度,编导固然水准高企,但《突围》的演员才让人拍案叫绝。

靳东、闫妮、黄志忠、陈晓、秦岚、耿乐...都是早已证明过自己的中生代实力演员。颜值可能没那么高,但魅力十足更让人回味无穷。有人说一部剧的档次多高更要看配角,那么《突围》里的韩童生、奚美娟、王景春、高明等人已经是当前电视剧创作中配角配置的天花板了。这么多优秀演员的加盟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剧本确实优秀,它征服了好演员。

突围的开头有很多思考,揭发了很多现实问题,比如官员选拔任用的问题,改革中贪腐和能力冲突的问题,同样的47亿,在京州中福只是47亿,给了民营企业,却以此为基础,实现了年营收过千亿的局面,不管47亿怎么给到民营企业,国企似乎在市场经济中,缺乏了赚钱能力,扩大规模能力,似乎能做到不让国有资产流失,就已经用尽全力的感觉。

我以为作者提出这么多冲突,要在片子里提出自己的答案,结果没有,这似乎作者自己都不认可国企的用人方式和经营方式似的。但是,事实情况中,国企承担了很多不赚钱,仍然需要干好的事业,难度是其他经济体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真正的人才,在国企确实不是都得到重用,官升一条线,能不能得到重用,要看你一开始的运气,自己选择站边的那一条线是不是平步青云,如果是,你就跟着鸡犬升天,如果不是,你就跟着混日子。还不能背叛,有了背叛的名声,更没指望能得到突破和重用了。有没有希望得到重用,要看你有没有突出的业绩,并且业绩还能得到所谓伯乐的注意,提携!如何更科学的选拔人才,使用人才,还得看上层建筑选拔制度的改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2-04
这部剧是以细水漫流的形式,慢慢地把情节展示出来,每一个细节都恰到好处,让人看了觉得很真实,演员的演技也非常到位。
第2个回答  2022-02-04
我觉得那种氛围感吸引我,因为我感觉特别有80年代的那种气氛,而且也表示出来了我们中国人的昂扬。
第3个回答  2022-02-04
演员的演技最吸引我,因为演员在剧中的演技十分精湛,把角色演绎的淋漓尽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