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翻译考研经验分享?

如题所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翻译考研经验分享

一、个人情况

我本科就读于武汉某工科普通一本学校,学的是会计专业,自己辅修了英语,并且过了专四。英语基础相对可以。当时想考研也是受到身边人的影响,至于为什么想跨考翻译是因为教我们综合英语的老师是北外高翻毕业的,他教课非常认真负责,所以萌生了跨考翻译的念头,觉得很有意思。但是大三下之前真的一点翻译的基础也没有,所以如果有同学想要跨考翻译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兴趣进行选择。

说下我的各科分数:政治67分、翻译硕士英语84分、英语翻译基础120分、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108分,初试成绩379分,排名17(跟我同分的有两个)。

【关于择校&专业】

翻译专业,肯定是语言类的学校比较好。由于不想出省离家太远,就选择了在武汉的学校。报考语言类、综合类以及文科类学校容易扎堆,录取人数又少,所以我最终选择了地大。大家在报考学校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自己考研的目的,是有名校情结,是想跟风拿个研究生学历,还是想选好学校继续深造。认真想明白了,才知道最终选择的学校适不适合。我本科商务英语专业,大部分同学都是选择考学科英语和翻译,由于本科学了几门翻译课,比较感兴趣,而学科教学相关课程从未接触过,相当于从零开始,于是就选择了考翻硕。

下面具体说说武汉几所高校的差异。

首先说武大:武大比较喜欢考文学翻译,而且每年的复试线特别高,我有一个邻居姐姐在上一年就是考的武大的翻硕差一分进复试,就觉得可能自己考上的几率也不太大;华科呢,因为看到有一年的真题出现了文言文的翻译,所以也果断放弃;华师:应该是绝大部分的英语专业的学生都会考虑这个学校,竞争力可想而知:武汉理工,考虑到百科有填空题,就觉得背起来有困难,华农真题是真的不好找,而且复试还考口译内容,录取人数也不是太多,就也没有选择了;中南财大:因为当时班上已经有2名同学选择考这个学校,就觉得可能选学校的时候还是避免和同班同学撞车了;地大:看了一下它的真题,整体来说比较偏简单,翻译硕士英语基本上就是英语专四难度,翻译基础词条往年基本上考的是翻译术语,但近两年也会考一些热词,一篇英翻汉一篇汉翻英,题量不大,最重要的是百科考选择题,这样备考起来也相对来说轻松一些,然后看到学校的考研光荣榜上面,有几个学姐都被这所学校录取了,于是就果断选择了这所学校,因为本科就学的翻译专业,就最后定了考地大翻硕。

最后补充一下关于报录比:2017年报考211人、2018年报考187人,2019年报考224人,最后一志愿录取人数大约20几个人、2020年的报录比据教学秘书说是1:8,一志愿最终录取是45人。大家可以去考研文库查看一些院校的招生信息再做出选择,里面也有一些真题资料。

二、初试经验

1.政治

我是高中学的文科(但是高考文综只有160+),所以基础跟理科生差不多,所以我的经验大家都可以进行一些参考。我的政治备考全程跟着肖秀荣老师。我是从八月初开始的,这个时间上大家都可以自己把握,七八九月开始都可以,太早了容易忘,太晚了来不及,所以大家根据自己的安排进行选择。八月初到九月中我是每看一章精讲精练做一章一千题,九月中以后就是继续做一千题(虽然很多人觉得刷一千题没什么用,但是我认为前期打基础还是要多刷几遍。我基础很差所以刷了3遍)。

刷完一千题要多看几遍错题,拿个小本本把该记的知识点写下来,抽零散的时间看看。后期肖秀荣老师的肖四肖八就出了,这个不用多说,大题就背肖四就够了,不用另外再看其他的。如果觉得时间上有富余,可以考虑听一下徐涛老师的网课和小册子,对于后期进行学习巩固很有效。

  备考书目:

《肖秀荣知识点精讲精练》

《肖秀荣考研政治1000题》

《肖秀荣考研政治知识点提要》

《肖秀荣考研政治形式与政策+考点预测》

《肖秀荣冲刺八套卷》

《肖秀荣冲刺四套卷》

《徐涛考研政治冲刺背诵笔记》

2.翻译硕士英语

单选题:四六级难度,选择题我是用专四书练的(华研英语的专四词汇与语法)这本书涉及的语法也很全。语法如果没有系统学习过的同学可以买语法书自学。关于单词的记忆背诵,我个人习惯是用书背,因为现在很多APP虽然方便但是对我来说感觉跟没有记一样,所以我是选择用单词书背。并且背诵单词的时候一定要看其英文释义以及用法,尤其是重点单词。

阅读:地大考了四篇阅读(前三篇是单选,最后一篇是简答题)难度很低。个人感觉还没有六级难,但是自己练习最好是选择难度高的。前期我是用新东方的考研阅读练的,这本书分初级和高级,每篇阅读后面有词汇讲解和翻译,所以也是很好的翻译素材。后期我是用专八阅读练习的,来练习阅读中的简答题。

  作文:地大几乎每年都考雅思作文,初试作文是手机的利与弊。复试笔试的作文是你认为muticultural society,不同民族的人住一起是好还是坏。我的作文基本是通过背诵记忆的方式来练习。去年我关注了一个公众号,隔一段时间会发布范文我就是直接抄在本子上然后背,把好词好句记下来。前前后后背了差不多三十多篇,到十一月的时候自己练习了五六篇。作文后期一定要自己写,因为作文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大家前期还是要多背(尤其是跨专业的考生)

备考书目:

四六级词汇书(新东方乱序)

刘毅10000

GRE新东方乱序

如鱼得水专八单词

华研的专四词汇与语法

翻译硕士英语专题解析与习题讲解、星火专八阅读100篇、星火完型语法词汇1200题、新东方考研阅读理解100、(这个分初级与高级,建议基础不好的同学先做初级)

3.英语翻译基础

今年地大这门课相比前几年大变了。大家都没想到会考热词,因为往年都是考的翻译理论术语和语言学术语,今年连缩略词都考了,还有ChinaDaily的热词,所以大家在备考的时候都要涉及到。

词条:今年只考了十个左右的术语,剩下的全是今年中国日报的热词以及两个缩略词(我只记得缩略词考的是东盟和亚洲复兴开发银行,其他的忘得差不多了,但是基本上都是今年的热词)今年我们在这上面吃了亏,希望以后的考研生可以吸取教训。热词、缩略词以及术语都要背,既然可以通过背诵拿到的分就一分都不要丢。

翻译:这个我完全是零基础,如果看这篇经验的是英专的可以略过。我基本上是自学翻译,我们辅修的没有开过专门的翻译课或是口译课,所以我在这上面花的精力和时间最多。

3-4月:前两个月开始练的是三笔的翻译,我是用的三笔专门的教材。个人觉得里面的文章又臭又长其实不大适合前期练习。在这里推荐韩刚老师的三笔书,我复试备考的时候买了他的二笔,觉得讲解的很详细,很适合初学者另外,前期练习的时候大家肯定会觉得自己翻译的不好,但是一定不要放弃,翻译时每天都要练习的。

5月:我是听了我们老师的建议,先练翻译再看视频和理论学习,我觉得效果挺好。同学们也可以这样,视频的话,我推荐武峰的视频,很适合初学者,配套的书可以用《武峰12天》

7-9月:这个时候有了一定的基础就可以练习散文翻译了,地大很少考散文。但是今年复试考了一篇《故都的秋》所以大家也不能忽视散文翻译。推荐张培基的《英译中国散文选1》,我也是听的学姐的建议,直接背(虽然很死但是背多了对练习翻译也很有用),我前后差不多背了四十篇散文翻译左右。

这个阶段还要练习政府类的翻译,每年都会有政府工作报告。建议把它打印下来 每天看几面把专业的术语记下来,反复记。

9月-10月:我是这个时候开始练习各校的真题,每天练习一篇汉译英,一篇英译汉。把好的词语用法拿本本记着,也是抽零散的时间背记。

备考书目:

《韩刚90天》

《武峰十二天》

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1》

星火专八翻译

4.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我就是砸在这一门上,跟前面人差就差在这一门上。地大考的其实不难但是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背的全没考,考的全没背。

这门课主要分两项:汉语写作的考察以及百科知识。

汉语写作:地大主要考察的是一篇应用文以及一篇大作文(800字左右)。应用文主要是多记忆背诵一些“套话”以及熟悉各个体裁的模板,这个就是后期十月份左右记忆就可以,应用文一般不难,只要格式正确“套话”有分数就不会低。关于大作文,大作文和高考作文类似,这个大家就需要平常看一下高考作文题目(一般是材料作文居多),以及积累一些作文素材。临考之前练习四五篇就可以。

百科知识:这门主要是从前期就要进行积累,地大主要考得是选择题,所以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刷题,多刷一些百科知识的题目,在脑袋里形成定式,考试时碰到就可以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了。还有往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往年的重大事件,这个大家也需要多关注。如果高中不是学文科的同学我建议多了解一下中外历史事件,编写时间轴帮助自己记忆。

备考书目: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有两个版本,我比对了一下内容差不多,大家可以选择性购买

《不可不知的两千个文化常识》

《中国文化读本》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跨考黄皮书》

复试准备经验

因为今年疫情原因,所以采用的线上复试的方式,或许与往年有些不同。整个复试过程只有20分钟。总共进复试的人数大约是90人,最后录取了45个人,所以复试竞争也很大,复试线是375分,据我所知2019年是360分,所以可能报的人比较多,复试线就高一些吧,今年初试和复试成绩比应该是6:4,所以初试成绩如果不是太高,复试表现好也可以逆袭。复试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翻译2个句子(英翻汉+汉翻英)以及专业知识回答;第二部分是英语自我介绍;第三部分是老师根据简历,问一下问题,所以自我介绍的时候千万不要自己给自己挖坑。

可以打印一些前辈分享的翻译理论资料。当然,大家也可以选择新祥旭一对一,最大的好处不仅是专业复习上能够帮助你,还有各类专业课的备考资料(冲刺模拟题、重难点突击等等),省去了自己去找的整理的功夫,能够比较高效的复习,初试复试都会有用的。自我介绍最好自己写,不要套模板,里面要强调自己的优势,但不要过高的夸自己,因为要不然到时候老师提问环节就很尴尬了。口头翻译的句子的备考呢,平时就可以练一下听力。

考研这个过程虽然很煎熬,但是挺过这段时间就会发现一切都值得,我一直坚持的一句话就是:既然选择,就没有退路可言。希望这份经验贴可以对你有点帮助,加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