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需要的定义

如题所述

需要
心理学名词
共4个含义

需要是指人体组织系统中的一种缺乏、不平衡的状态。需要一般具有对象性、阶段性、社会制约性和独特性特征。人类个体需要的产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生理状态、情境和认知水平。根据不同标准,需要可以划分为不同种类。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需要的代表性理论,对教育、教学也有很多启示。需要: 个体对内外环境的客观需求在脑中的反映。它常以一种“缺乏感” 体验着,以 意向、愿望的形式表现出来,最终导致为推动人进行活动的 动机。需要总是指向某种东西、条件或活动的结果等,具有 周期性,并随着满足需要的具体内容和方式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和发展。

就是有机体在内外条件刺激下,对某些事物希望得到满足时的一种心理紧张状态。

需要是 人脑对 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即人的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两个方面。它既是一种主观状态,也是一种客观需求的反应。

人为了求得个体和社会得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求一定的事物。例如,食物、衣服、 睡眠、劳动、交往等等。这些需求反映在个体 头脑中,就形成了他的需要。需要被认为是个体的一种内部状态,或者说是一种倾向,它反映个体对内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较为稳定的 要求.

杨国枢教授认为,西方心理学中的各种需要概念,大体上有两种用法.第一种用法重视它的动力性意义,把需要看作是一种力或紧张;第二种用法重视它的非动力性意义,把需要看作个体在某一方面的不足或缺失.苏联 心理学家波果斯洛夫斯基等指出:“需要--这是被人感受到的一定的生活和发展条件的必要性.需要反映有机体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的要求.……需要是人的思想活动的基本动力.”

特征
1、任何需要都有明确的对象。或者表现为追求某一种 东西的意念,或者表现为避开某一事物、停止某一活动的意念。

2、一般的需要有周期性,周而复始;比较复杂的需要虽然没有周期性,但在条件适合时,也可能多次重新出现。

3、需要随社会历史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一般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物质到精神、单样到多样。

人的表现特征
第一,对象性。人的需要不是 空洞的,而是有目的、有对象的,而且也随着满足需要的对象的扩大而发展。人的需要的对象既包括物质的东西,如衣、食、住、行,也包括精神的东西,如信仰、文化、艺术、体育;既包括个人生活和活动,例如,个人日常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活动,也包括参与社会生活和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结果。例如,通过相互协作,带来物质成果,通过 人际交往,沟通 感情,带来愉悦和充实;既包括想要追求某一事物或开始某一活动的意念,也表现为想要避开某一事物或停止某一活动的意念,这些意念的产生都是根据个人需要及其变化决定的。各种需要彼此之间的区别,就在于需要对象的不同。但无论是物质需要、还是精神需要,都必须有一定的外部物质条件才能满足。例如,居住需要房子,出门要有交通工具,娱乐要有场所……  第二,阶段性。人的需要是随着年龄、时期的不同而发展变化的。也就是说个体在发展的不同时期,需要的特点也不同。例如,婴幼儿主要是生理需要,即需要吃、喝、睡;少年时代开始发展到对 知识、安全的需要;到青年时期又发展到对恋爱、婚姻的需要;到成年时,又发展到对名誉、地位、尊重的需要等。

第三,社会制约性。人不仅有先天的生理需要,而且在社会实践中,在接受人类文化教育过程中,发展出许多社会性需要。这些社会需要受时代、历史的影响,又受阶级性的影响。在经济落后、生活水平低下时期,人们需要的是温饱;在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的时期,人们需要的不仅是丰裕的物质生活,同时也开始需要高雅的精神生活。具有不同的阶级属性的人需要也不一样, 资产阶级需要的是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工人阶级需要的是自由、民主、温饱和消灭剥削。由此可见,人的需要又具有社会性和历史与阶级的制约性。

第四,独特性。人与人之间的需要既有共同性,又有独特性。由于生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条件因素不同,每个人的需要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年龄不同的人、 身体条件不同的人、社会地位不同的人、经济条件不同的人,都会在物质和精神方面有不同的需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