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或”的意思

如题所述

(一)、或:yù。

1、边防巡逻,守卫国境。

解释:弌义为“持戈巡逻”。囗指“国家”、“四境”。囗与弌联合起来表示“持戈巡逻在边境线上”。

2、国防。边防。

出自:《说文》:或,邦也。意思是或就是国防。

(二)、或:huò。

1、不确定、不肯定、不一定,或者。

如:《易·乾》:或跃在渊。意思是龙或跃上天空,或停留在深渊。

又如:或人(某人。不称名而暗指的人。有些人)

又如:或时(有时);或一,或种(某种);或日(某日,有一天)

2、 用作虚词

如: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君实或见恕。意思是 希望你能原谅我。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或异二者之为。意思是或者和这些人的行为两样的。

又如:跌下悬崖或峭壁。

3、表示假设。犹倘若,假使。

如:或若(假使,倘或)

4、连词,表示选择。

5、副词,也许。

6、古代文言代词,某人,有人。

7、有时

如:唐·韩愈《杂说》:或尽粟一石。意思是一餐有时会吃掉一石粟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2
“或”没有“是否”的意思,释义如下:(参考《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
或:
1.有的,有的人。
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也许,或许。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云霞明灭或可睹。”(明灭:或明或暗。睹:看见。)
3.又
《诗经·小雅·宾之初筵》:“既立之监,或佐之史。”(监、史:指奴隶主贵族晏饮时的辅佐人员。)
4.语气词。常用在否定句中加强否定语气。
《孟子·滕文公上》:“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5.通“惑”。迷惑。
《汉书·霍去病传》:“别从东道,或失道。”(别:另外。)

要看你是在哪一篇的具体课文内啊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13
某人,有人。例:“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译文: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导致灭亡)吗?——《六国论》
第3个回答  2009-09-22
直接到网上搜很详细的.....或有很多意思,常用的有:有的人,有的事,有时,表选择等
第4个回答  2009-09-24
有的,有人,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