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青铜戈

如题所述

战国青铜戈

01.戈——

戈,其实是骨武器鹿下颌骨的仿生品,鹿下颌骨去掉门齿部分,可以得到两件骨武器,戈酷似完整的带升支部的半边鹿下颌骨。在前青铜时期,这种半边鹿下颌骨就是人们普遍使用的骨武器,在山顶洞人的山洞中即有发现,用途为狩猎。人类战争开始后,即用于战争,直到后来被青铜武器代替。

02.青铜戈——

“青铜戈”是中国青铜时代最主要的常用格斗兵器,横刃,青铜制成,装有长柄,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长柄冷兵器,是车兵作战用的一种最常用的、最重要的格斗兵器,在古代战争中能够大范围内挥击,能勾能啄、可推可掠,具有极强的杀伤性,尤为适宜于在战车上进攻时使用。

03.战国青铜戈——

此件青铜戈,重0.2kg,长25.1cm,宽11.7cm。此戈,体表为铜绿色,青铜质。戈头一般由援、内、胡、阑组成,此戈援长于胡和内并上扬,中间起脊,前锋上下两刃作弧形相交成锋尖,根部有一小圆孔,下刃延至胡未端。

胡垂直,靠栏处有三个矩形穿孔;内呈长方形并上翘,尾端微弧形,下角作委角。内的两面上下各饰三条弦纹,上部弦纹延至尾端作内卷,中间有一长方形穿孔和一枚类似太阳的圆形图案。

04.收藏价值——

“青铜戈"”是古代格斗兵器中最典型的代表。有了青铜冶炼技术,中国古代兵器从此由石器时代的兵器进入了青铜时代的兵器。戈作为中国特有的青铜兵器,影响甚至超越兵器本身,渗透到古代文化礼仪中,戈在商周之时不仅用于作战,还用于各种礼仪活动,甚至有专为陪葬制作的明器戈。

后来鉴于戈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古人常常用戈来指代战争,比如我们现在经常使用的成语“大动干戈“同室操戈“倒戈相向”等,可见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