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政策

如题所述

加快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政策

一、《意见》出台的背景和过程

建筑业作为第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传统产业,也是基础产业,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涉及千家万户、城乡建设、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近年来,我市建筑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昌大集团、华邦集团、寿光一建3家企业成功争创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迈入百亿级强企行列。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建筑业改革发展的十六条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围绕技术工艺、产品体系、产品质量、产业链条、产业效益“五个优化”工作路径,在广泛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本《意见》。

二、《意见》实施范围和工作目标

本《意见》在全市范围内施行,涉及到全市所有建筑业企业。工作目标方面。一是总量规模目标。全市建筑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年均增幅6%。二是产业集群目标。综合资质企业5家,施工总承包甲级资质企业70家,年产值过100亿元企业6家,过50亿元企业20家,过10亿元企业50家;积极开拓市外、省外和境外市场,外部市场产值占比达20%以上。三是绿色发展目标。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40%以上,新建民用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达到100%,跻身全省建筑业强市。

三、《意见》的主要工作任务

一是壮大产业规模。深化企业改革,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实现跨越式发展。鼓励上档升级,对新晋升特级(综合类)资质的建筑企业,市财政给予一次性1000万元的资金奖励。发展专精特新,支持寿光防水、临朐铝材等传统特色产业发展,形成在全省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建筑业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共享、集成联动,形成一体化综合发展新格局。依托省建筑企业外出施工行业党委、山东省海外工程发展联盟、胶东五市建筑业协会发展联盟等平台载体,大力开拓外埠建筑市场。扩大银企合作,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质押担保方式、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和贷后管理,采取差别化授信政策。

二是提升建筑品质。加强源头控制,全面加强钢筋、混凝土等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加大科技创新,将建筑业科技创新列为市科技创新体系重点内容,支持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努力争取国家、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对企业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按规定给予税前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大力发展生态绿色建筑,每年新增绿色建筑1000万平方米以上、装配式建筑200万平方米以上,全市新建房屋建筑装配率要达到40%以上。培育潍坊品牌,组织开展好市级优质工程项目(企业)评先树优工作,全力创建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

三是提高安全能级。强化责任落实,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全面普及实施安全总监制度。夯实管理基础,做好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持证上岗等工作。突出危大工程管控,持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加强脚手架、基坑支架、塔式起重机等各类施工机具的管理与防护。推进智慧监管,以智慧住建平台为载体,全面普及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系统,做到工程项目、起重机械、危大工程等监管数据全程管控,实现智慧化管理,全面提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

四是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水平,指导支持1项特级或2项一级资质的施工总承包企业,直接申请省级权限内的其他资质。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信访投诉集中项目与市场监管挂钩联动,定期开展预拌混凝土、工程质量检测、建设监理、招标投标等行业专项整治行动。深化招标改革,进一步扩大招标人自主权,优化评标方法,积极推行“评定分离”制度,推动实现“按质择优、优质优价”政策。

五是夯实发展基础。健全信用体系,探索开展第三方信用评价,建立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制度,实施差别化市场准入和管理。推进智慧监管,全面推行“智慧工地”建设,推行全过程数字化图纸闭环管理,实现“一套图纸”多部门在线使用。深入推行保函保险,落实工程款支付担保制度的政策措施,建筑领域工程质量保证金预留比例上限由5%降至3%。加强价格指导,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工程造价管理机制。创建绿色工地,研究探索抑尘覆盖模式和重污染天气差异化应急响应措施,确保环保达标,尽量减少建筑工地停工天数。

六是维护行业稳定。确保建设资金,提高建设工程进度款支付比例,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建设工程进度款支付应不低于已完成工程价款的80%。改革用工制度,建立劳务分包公司分级管理机制。推行过程结算,新开工的大中型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原则上应实行施工过程结算,已开工的工程,发承包双方可协商签订补充协议,落实开展过程结算的具体要求。维护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的长效机制,加强部门联动,营造“一处拖欠,处处受限”局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