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联合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揭示大豆耐荫性基因网络

如题所述


在中国,大豆作为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其种植面积有限,依赖大量进口。然而,通过玉米–大豆间作/套作的方式,或许能缓解这种短缺,但大豆在玉米阴影下的耐荫性研究至关重要。传统研究侧重于形态、生理和栽培条件,而对于群体遗传机制的探索却相对匮乏。RTM-GWAS,作为一种强大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能有效识别出QTL和基因,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特别适合于结构接近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有助于揭示耐荫基因网络的全貌。


南京农业大学与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联手,近日在The Crop Journal上发表了题为“Genome-wide association with transcriptomics reveals a shade-tolerance gene network in soybean”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他们选用矮脚早(耐荫)和Chippewa(敏感)亲本衍生的RIL群体,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合转录组分析,揭示了大豆耐荫性的遗传机制。


研究发现,遮荫条件下,非耐荫品种的株高和节间长度显著增长,髓部薄壁细胞伸长明显,而耐荫品种的变化较小,这表明株高的增加主要源于细胞伸长(图1)。通过计算STI(相对株高和节长平均值)和RCL(相对髓部细胞长)指标,研究人员发现了与这两个性状关联的140个和146个基因位点,显示RIL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重组潜能(图2)。进一步的分析揭示,尽管STI和RCL相关的基因在功能注释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中有紧密联系(图3),但两者性状独立,各自构成独特的基因网络。转录组分析显示,21,475个差异表达基因(DEG)在不同时期发挥作用,与GWAS结果相辅相成(图4),表明耐荫性基因网络由多个子性状的基因共同构建,形成一个复合性状的遗传体系。


该研究的主角——南京农业大学苏燕竹博士,与盖钧镒教授和广西农业科学院孙祖东研究员共同贡献,他们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教育部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江苏省项目和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发展项目等多方面的资助(注:详细基金信息已省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