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栅栏里面的张小泉是真的么?

张小泉不是杭州的么?古语说北京王麻子 杭州张小泉 可是为什么大栅栏里面的张小泉是上海的?而且他们的产品上面写的都是泉字牌?为什么不打张小泉?虽然那种地方基本都是真货 可是这个问题我不明白 了解情况的帮忙解释下

  浙江高院判决上海张小泉刀剪总店侵权
  2006年08月16日 10:08:15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号 大 中 小】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Email推荐: 】

  (资料图片)

  持续约7年之久的沪杭“张小泉”字号与商标纠纷近日在法律上有了明确答案。

  记者日前从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日前该公司已收到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于今年7月10日作出的终审判决,上海张小泉刀剪总店在其产品及包装、标牌上突出使用“上海张小泉”字样标识,属侵犯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拥有的“张小泉”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上海张小泉刀剪总店被判赔偿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经济损失8万元,同时须在判决生效后30日内在《浙江日报》上登报向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该案是上海张小泉刀剪总店不服杭州中级人民法院去年12月22日判决提起的上诉,浙江省高院的终审判决是:“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张小泉”是清康熙二年(1663年)由徽商张小泉在杭州创立的著名老字号,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继承了“张小泉”的刀剪工艺,1964年其前身杭州张小泉剪刀厂注册了“张小泉”商标,此后商标被转制后的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继承,1997年4月9日,“张小泉”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2年获原产地注册保护,2006年杭州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张小泉刀剪总店的前身均创立于上世纪50年代,因后者经销杭州张小泉的产品等历史原因而使用含“张小泉”字样的企业名称,故两者商标与字号纠纷产生的核心问题是后者在产品及包装、标牌上突出使用“张小泉”、“上海张小泉”字样标识是否构成侵权。

  1999年3月,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首次起诉上海张小泉刀剪总店,认为此类突出使用属侵权行为。经一审、二审,2004年7月19日上海高院形成终审判决,认为上海刀剪总店此前突出使用有其历史原因,不构成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但判决要求刀剪总店在今后的商品和服务上规范使用其企业名称。

  但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随后发现,在上海高院判决生效后,上海张小泉刀剪总店并没有遵守“既往不咎”、“今后规范使用”企业名称的判决。2004年10月26日,该公司经公证程序购买了上海刀剪总店于当年9月28日生产的产品,该产品及包装上仍突出使用了“上海张小泉”字样。

  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认为上海张小泉刀剪总店的行为发生在上海高院判决生效后,已构成对其“张小泉”文字及图文商标的侵权和不正当竞争,故在2004年12月向杭州中级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判令刀剪总店停止在其生产、销售的刀剪产品及包装、标牌上使用“上海张小泉”字样标识,赔偿经济损失10万元及支付其他合理费用,并在《浙江日报》上登报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2005年12月22日,杭州中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上海刀剪总店简化和突出使用企业名称构成侵权并赔偿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经济损失8万元,同时在判决生效后30日内在《浙江日报》上登报向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上海刀剪总店不服,向浙江省高院上诉,认为其在产品、包装上使用“张小泉”或“上海张小泉”字样的行为有特定历史原因,不构成对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商标的侵权,且在上海高院判决生效后规范使用企业名称应有“合理期限”处理库存产品。

  经审理,浙江省高院未采纳上海张小泉刀剪总店的庭审意见,“驳回上诉,维持原判”。(邹小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8-11
上海张小泉总店坐落在“中华商业第一街”--- 南京路步行街上,是一家经商务部认证的“中华老字号”企业,以其“规格全、品种多、质量优”而闻名全国,“泉”字注册商标被认定为“上海市著名商标”。
目前,“泉”字牌刀剪商品已发展到大马士革钢刀、陶瓷刀、钼钒钢刀、三合钢刀、纯钢刀、锋钢指甲剪、不锈钢强力剪、蟹具、美容系列用具等三十大类 500 多个品种,张小泉总店单位面积销售额连续 10 多年在南京路上名列前茅,成为国内刀剪零售第一店。
现在,上海张小泉已建立起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和信息网络,成为中国刀剪市场真正的领导者,张小泉也因此成为中国刀剪的代名词。
企业理念:品牌经营为先导,销售网点为依托,优质服务为纽带,科技含量为后盾。
企业历史:
据上海现代商业中心黄浦区的刀剪档案记载,上海地区出现最早的一家张小泉刀剪店是开设在光启路上的“张小泉忠记”,创建于1911年。
四年以后的1915年,上海同文馆翻译处出版了《上海各业行名簿》一书,其中剪刀行业的栏目中共载有三家张小泉剪刀店。在另一份1920年有关资料中,又有四家张小泉剪刀店开始在原南市区的大码头大街,分别为“张小泉”、“张小泉协记”、“张小泉春记”和“张小泉连记”。
二十世纪初,是上海经济增长快速发展时期,尤其是北区的迅速发展,剪刀业的开设由南向北延伸。到1922年有何寿生在新闸路179号开设“张小泉寿记”,福建路316号的“张小泉昌记”。到上海解放前夕,全市共有刀剪商店257户,其中以“张小泉”为字号的剪刀店有近100家。
1956年公私合营时,将开设于福建路351号的“张小泉协记”、南京东路450号的“张小泉鸿记”和南京东路490号的“陆大隆刀店”三家合并,组建成“上海张小泉刀剪商店”。1990年商店更名为“上海张小泉刀剪总店”。
上海张小泉刀剪总店,座落在“中华商业第一街”南京路步行街上,是一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认证的“中化老字号”企业。是上海市文明单位,其"泉字牌"是上海市著名商标。
回馈社会:
有着百年历史的上海张小泉刀剪总店,在狠抓经济效益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的各项公益活动,数十年来,始终贯彻执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九一年以来,连续十五届荣获上海市百货行业协会“百花杯”金奖企业,多次被区政府授予“文明单位”,连续多年被市商业系统评为优质服务先进集体。通过“热心扶贫,帮困助学”、“包扶助养”以及“社会联手、军民共建”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推动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蓬勃发展,使企业“两个文明”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

参考资料:http://www.shzhangxiaoq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