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6-05-15
1.注意营造一个温馨的进餐环境,不要在吃饭时讲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或讨论激烈的问题。2.做饭前适当征求孩子的意见,多准备几样不同的食品,以有选择的余地。3.尝试让孩子自己决定吃多少,选择食品,让孩子自己吃,尽量不要喂他,要多引导,多鼓励。4.每天给孩子固定零食,吃饭前不要让孩子吃零食,喝饮料,让他有一定的饥饿感,坚持等到吃饭。5.吃饭时大人要做出样子,不要将自己不吃的食物,明显的告诉孩子,以致影响孩子。6.进餐中不要给孩子提问题或给孩子讲其他事情,这样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最好简单的讲一下饭菜的营养,刺激孩子的食欲。切忌不能边吃饭边训斥孩子。7.养成家庭吃饭的时间观念,不要边看电视边吃饭或边玩玩具。在一定时间内,大家吃完饭后,将桌子收拾干净,逐渐养成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饭的好习惯。8.注意适当安排孩子的运动活动,如早上的锻炼身体和晚饭后的散步及运动游戏等等。良好的进餐习惯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多观察孩子的生理变化和心理活动,选择科学有效地方法,家人要统一,方法要一致,齐心合力,使孩子尽快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让自己的小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良好卫生习惯是人成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但有利于保持校园良好的卫生,而且还体现了小学生的文明气质,影响着将来的整体素质。因此,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显得特别重要。要怎样在班级内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一、组织活动,树立意识。在全校学生中,树立“以讲卫生为荣、不讲卫生为耻”的新风尚。我每天督促学生打扫教室和公共场地,并有专人检查教室内外的卫生和公共场地的卫生。还有每天早上由校值周生检查每个学生的个人卫生,教育学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好四勤:勤洗手、勤洗脸、勤饮水、勤通气。加强检查、督促,每天卫生检查员进行检查登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充分发挥实验主体——小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坚持做一样事,强迫和命令往往是不能长久。最重要的还是让他们明白要求他们这样做的原因,等他们从心里接受了这样的事,他们才会愿意并持续地做好它。对此,我是通过问卷调查活动,讲解这方面的知识和要求,使他们了解自己的坏习惯所带来的不良问题和影响,渗透良好习惯的行为。二、制定制度,培养习惯。在两操中,反复强调不要乱扔纸屑、不要随地吐痰,要讲卫生爱清洁,要保护环境的卫生,要学会整理好自己的课桌椅。可是,仍然有一些学生就是改不了。这是由于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尤其是现在的学生娇生惯养,学生个人卫生里有一条:“勤洗手、剪手甲。”在这方面,平时不但要求学生做好,教师自己首先做到勤洗手、剪指甲。我们将通过检查及经常性的卫生宣传教育,强化了学生的卫生观念和卫生意识,逐步培养学生自觉养成习惯。三、树立榜样,带动整体。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是孩子习惯的典范,对孩子有说服力、感染力。而小学生具有明显的模仿性。凡是使他们感到有趣的事,向往的活动或是周围人们赞许的行为及他们羡慕敬佩的人物,都易于引起他们的模仿和学习。首先教师要在学生中起表率作用。教师为人师表,教师的形象及言谈举止都直接影响到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我经常带着学生扫地、拖地,我总说:“我喜欢地面光亮亮的,我在家里还爱用布来抹地呢!”我手把手地教会学生拖地的方法,坚持每星期拖两次。现在同学们把教室地面总是拖得干干净净的呢。其次树立学生榜样,带动班级整体。小孩一定要及时的表扬。一句话: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一个班级来说,一个好的典型确实可是带动一大片。我对卫生好的班级大力表扬,让同学们向她们学习。有上进心的在这榜样的带动下,都开始注意起了自己的行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知易行难,改正坏习惯,培养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家长、教师的督促,需要家庭环境、校园环境、社会环境的熏陶。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又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一旦养成一种好习惯,会使人终生受益。习惯成自然,现在我校同学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只要我们找对了方法,并常抓不懈,就一定培养出一朵朵文明之花,去扮靓我们的校园,让校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