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山地貌景观区划

如题所述

依据地质遗迹和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可将三清山划分为六大景区:南清园、万寿园、三清宫、阳光海岸、玉京峰、冰玉洞等(刘细元等,2005)。南清园景区位于三清山东南部,主要发育峰墙、峰丛、峰柱及各种造型石,是园区的精华部分。万寿园景区位于三清山南山地区,以发育惟妙惟肖的花岗岩造型石为特点。三清宫景区位于三清山北部,是道教文化为特色的人文景观中心,融各种花岗岩生态和花岗岩象形石为一体,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阳光海岸位于三清山西部,主要发育花岗岩峰林地貌和峡谷地貌。玉京峰景区主要发育花岗岩峰峦和峡谷。冰玉洞景区位于三清山东—东北部,以发育瀑布、碧潭、泉等水体景观为特色。

以微地貌景观集中度为主要划分依据,可将三清山地质公园保护区划分为四个主要的地貌单元区,见表5.2。

表5.2 三清山地貌单元区划

峰林地貌区:位于海拔1000 m以上的山体上部,主要分布在云盖峰-玉京峰-大坞头一带,以发育花岗岩峰林地貌遗迹为主,是三清山地质公园的核心地带,包括玉京峰、南清园、万寿园等景区,呈阶梯状分布。峰林形态各异,高度从几十米至几百米不等。

峡谷和峰林组合地貌区:位于山体中上部,主要分布于冬狗尖—马北山—鸡公石尖扬清桥—风门一带,以发育高山峡谷和峰林组合地貌为主。三清山最主要的峡谷有23条,峡谷总体特征是岩壁平整直立,高差悬殊,规模不同,展布方向各异。峡谷横切剖面形态多呈深窄的V形,最大的谷底坡脚倾角达70°,峡谷两侧崖壁常发育陡崖和峰林地貌。峡谷高度从几十米到几百米不等,峡谷长一般1~2.5km,峡谷走向各异,平面形态呈直线形或“之”字形,主要受近南北和近东西走向的两组断裂控制。峡谷中常见大量的岩块崩落,怪石密布。

水体和卵砾石堆积地貌区:主要分布于海拔约400 m的山体中下部(三清福地除外,局部有第四系残留的风化壳,海拔约1500m),位于下横坦—大源坞—方塘—金沙—冰玉洞一带,以发育水体和卵砾石地貌为主。

三清山雨水丰沛,径流发育。峡谷地带常发育瀑布,沿崖壁如珠玑倾泻而下。主要的瀑布有八条,落差一般10~30m,宽数米至数十米。瀑布的成因类型大体分为两种,一类是岩石崩落形成悬崖,水流形成瀑布,较典型的有二桥墩瀑布、冰玉洞瀑布、八磜龙潭瀑布;另一类是水流逆向侵蚀形成瀑布,水流不断下切岩石,河床加深,不断溯源后退,在岩性软硬差异的河段,形成瀑布。较典型的有玉帘瀑布、杨清瀑布、庆云瀑布。

三清山碧潭多与溪流、瀑布相连,上端形成“石门”形的出水口,中段为悬岩瀑布主体,底部形成碧绿如翡翠的潭水。碧潭面积多数十平方米,水深数米。碧潭多出现在地质构造薄弱的部位,如断裂、节理交汇处,由地表流水作用不断侵蚀冲刷而形成,如石鼓潭、玉女潭、五色碧玉潭等。三清山花岗岩体大量发育网格状的裂隙,赋存大量的构造裂隙水。受气温和植被的影响,蒸发作用不强,构造裂隙水的渗透就形成许多味甘质纯的季节性泉水,如泸泉井、元泉、禹门泉等。三清山其他的水体还有涵星池(高山湖泊)和三清水库。

卵砾石地貌主要分布于汾水、金沙、坪溪、枫林等河水流经的洼地附近,在低洼处,形成第四系洪冲积卵砾石堆积地貌,常见直径大于10 m的大砾石,中等磨圆度,如“神仙赶石”就是典型的第四纪卵砾石堆积地貌,砾径达30 m。

岩溶地貌区:在地质公园东南部的天梁景区,是石炭系碳酸盐岩的构造岩溶带,发育典型的岩溶地貌。岩溶景观受北西向断裂带控制,分为地表和地下两个组成部分。本地区典型喀斯特微地貌类型主要溶洞、地下河、石芽与溶沟、岩溶湖、岩溶漏斗、天生桥等,是江西省已知岩溶地貌中类型最齐全的地区之一。

三清山地貌单元和微地貌景观的区划见图5.2。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