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老屋住人百年不塌,无人居住五年就跨”的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不论在哪一个村庄,都会遇到一些年代久远的房屋,有的虽然时间很久很古老,但一直有人居住,房屋看似破旧,但依然是不漏、不霉可以照样居住,而有的老房子,却因为主人乔迁了新居之后,无人居住和打理,在短短的几年之间,就出现了屋顶倒塌的情况发生,农村老人说这是跟“人气”有关,说有人居住的房子,有了旺盛的人气,房子就不会倒塌,而一些房子长期无人居住,缺少了“人气”的房子,决计是倒塌很快的,这样的说法有没有道理存在呢?

这些年岁久远的老房子,其实跟我们现在的建筑差距是蛮大的,首先是建房材料的不同,在过去的建房原材料匮乏,跟现在的房屋结构有很大的不同,自然在使用年限之上,就会大打折扣,但为啥住着人的老房子却安然无恙呢?

年久失修:居住人的房屋,不论房屋出现什么小的问题,都是会在第一时间进行修缮,像老房子最容易出现的漏雨谢谢,更换瓦片,启用房顶修补等等方法,将漏水遏制在第一时间,而长时间不居住人的老房子,是没人进行修缮管理的,雨水会越漏越多,年岁越久,这样的情况会发生越严重,最后直至屋顶倒塌,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这也是居住和不居住人的最大区别。


空气不流通:居住人的老房子,虽然房子很老,很旧,但没有有人出出进进,院门、屋门打开,很适宜通风透气,空气的流通,也是避免潮湿、霉变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而无人居住的房屋,会因为屋门一直紧闭,宅子形成一个空气不流通的困宅,屋内、屋顶的老式木质结构,更是容易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发生变化,如果遇到漏雨,更会加快房屋倒塌的节奏,这个也是跟长期无人居住有最大的关系。

植物树木的影响:千万别小看这些貌不起眼的植物、树木,在一些无人居住的宅子里面,无一不是杂草、杂树丛生密布,无人打理的情况。造成这些植物蔓延成灾,有的会将根基、屋顶进行破坏,发达的根系会直接将房屋结构给拱开,最后造成漏雨、倒塌,植物的力量也是非常大的,而住着人的庭院,是会进行打扫、清理这些无用的杂草、树木的,是不给这些植物创造出这样的生存环境。

小动物、昆虫:农村本来生物诸多,而一些常年无人居住的老宅,更加容易成为一些鸟类、动物、昆虫的栖息地,有的会在此搭窝、打洞、繁衍,很多举动都会对于房屋有所破坏,虽然看起来不严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的也能够形成很大的威胁。

还真的别说,在农村的房子,确实讲究“人气”,长期无人居住的没有“人气”的房子,破败的很快,而一些年岁久远的老房子,只要有人住,还是安然无恙,对于人气的说法,你有什么看法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5
有一些农村老房子都是土木结构,而且人们在搬进新房以后。老房子几年没有人打理,不巧便杂草丛生,随着雨水常年的侵蚀,以前经常有人住的老房子,现在不到几年便倒塌。其实这里的“人气”其实就是经常有人居住的房子,人们会不定期的返修。就如同一辆车一样,如果常年不开,它也会自动报废。
第2个回答  2019-10-14
房子如果长期没有人居住就会吸引一些蛇虫鼠蚁来住,这样一来房子就容易被这些小动物在家里打洞,会对于房屋有所破坏,对房子的安全性有很大的危害。
第3个回答  2019-10-14
是因为房子有人住的时候会一直有人在打扫与维护,不容易垮塌。
第4个回答  2019-10-14
那是因为房子一旦没有了人住,就没有了人气儿,所以有这么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