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赶街是做什么的?

最近看到浙江台上的说遂昌赶街,这个到底是做什么的?????

“赶街”就是“赶集”的意思,遂昌赶街其实是一个电子商务平台,在每个一定规模的村子找个村民合作,让这个村民通过赶街平台帮其他村民买卖商品的平台。
两年前,淘宝网、阿里巴巴研究中心在浙江遂昌发布名为“遂昌模式”的研究报告,同时,专家们也首次发现了一项名为“赶街”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这个服务站可以为村民提供网购服务,也能帮助农产品外销。
  当古老传统的农耕文明遇见激情似火的电子商务,浙江遂昌,这个位于浙西南的山区小县城“一炮而红”。
  网货进村土货进城
  2013年,浙江赶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遂昌成立。“赶街”在当地方言里就是“赶集”的意思,江浙沪的消费者们只要通过赶街网下单,第二天就可以立马收到新鲜的遂昌土产。哪怕是生鲜农产品如土鸡、土鸡蛋、土猪肉,隔天内也能安全、新鲜地送上门。
  “遂昌县发展的‘赶街’项目,做的就是在网上帮农民把农产品卖出去,再帮他们把需要的消费品买进来,旨在帮助村民解决供销难题。”“赶街”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赶街”一年的交易额达4.8亿元,不少农产品还供不应求,比如遂昌本地名产烤薯,一天可以卖出一万多斤,隔三差五还会断货。
  “我们帮助农村居民在淘宝上购买生活用品,还可以提供如手机话费充值、水电费代缴、车票酒店代订、医疗就诊预约等网货及服务下乡。”遂昌县网店协会负责人潘东明说,而通过“赶街”项目,村民还可以发布农产品的供求信息,让农户方便地寻找到买家,尽量避免农产品的盲目种植和产品滞销。
  两年前,遂昌县在距离县城75公里的王村口镇吴处村建起了第一个“赶街”网点。之后的几个月,“赶街”项目在遂昌的各个村落陆续铺开。截至目前,遂昌县已有210个“赶街”服务站,实现了全县行政村全覆盖,每月提供服务近万次,部分村服务站单月代购额高达9万元,全县每月共为村民节省资金数十万元。
  打通“最后一公里”让快递进村
  记者在现场看到,大部分网点都配有液晶电视,电视的另一头连接着一台电脑,同步播出近期帮助村民在淘宝网上购买的记录,大到农耕机、抽水泵等农耕用具,小到剃须刀、衣架和纸巾等日常生活用品。
  “赶街”项目负责人柳志军说,建设“赶街”项目就是把网购服务延伸到农村,让交通不便、信息相对落后、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的农村群众享受到了购物、售物、缴费、创业、出行、娱乐、资讯获取等一站式服务。
  不过,相比网购进县城,进村显然要困难得多,第一个要打通的环节就是物流。遂昌大部分农村没有快递,除了石练、大柘两镇政府所在地能发申通快递外,全县其他村只有邮政EMS且每周只送一次。
  为解决这一难题,遂昌有关部门和网店协会共同搭建了从遂昌县城到各个村的物流系统,每单4元,一天到达。每天,网点工作人员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对送达网点的快递进行登记,随后通知村民来领取。同样,村民如果有物品要寄出,也只需交至村“赶街”网点即可。
  “现在,村民不出村就可以享受便利。”柳志军说,“赶街”的关键点还在于品控,利用工商、质监等部门对于产品品质严格把控,避免让村民买到假货。
  “赶街模式
  ”迎来电商大发展
  “只要用心,没有什么能难倒我们。”这个拥有500名员工、平均年龄只有27岁的年轻团队,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大的村级服务网络,让电子商务走进农村的千家万户,让乡村生活更美好。
  他们起早贪黑,穿梭在山间田野,只为寻找最合适的网店位置,“赶街”县城运营中心建成,历时仅11天,他们用青春书写了“遂昌速度”。
  他们中的大多数经历过打工或创业的迷茫。今年29岁的雷建伟是妙高街道后江村人,从农村出来的他当过“北漂”。“赶街”项目建设初期,他和几位伙伴挨村挨户地调查村民的上网情况和电子商务需求,一走就是大半年。
  正是由于这批年轻人的拼搏,换来了“赶街”的青春亮眼,引起了省内外的关注。“诸暨市市长带队来考察后,指定由我们做他们的‘赶街’服务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正在和淳安、开化、文成等7个丽水市以外的县市洽谈合作事宜。
  目前,“赶街”已在辽宁、广西、四川等8个省份落地,共建成村级服务站2000个。而在2015年,他们的计划更宏大:覆盖200个县,建设村级服务站2万个。
  “我们的目标要向全省以及其他省市拓展,并逐步建立健全‘赶街’新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畅通高效的农村特色产品和工业消费品流通体系,使‘赶街’新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能更好地服务百姓。”潘东明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1-18
帮农民买卖东西的一个平台,现在好像还挺火的。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是把农民自己的东西通过网络卖出去,帮村里面的农民买农村所需要的东西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11-18
一个买卖东西的平台。。。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