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别称和雅称

如题所述

古代将夏历的正月、二月、三月称为春。一年四季在于春。在古代春天还有各种各样的雅称,这些雅称从不同角度生动地传达了人们对于春天的感受、憧憬和希望,记载了春天的文化意义。
三春:古时以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简称“三春”。诗人孟郊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

九春:春季三个月共九十天,十天一春,故称“九春”。阮籍《咏怀》云:“悦怿若九春,馨折似秋霜。”

青春:春天,大地复苏,万物生机盎然,一派葱葱郁郁,因之称为“青春”。杜甫赞道:“白时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青阳:春天阳光温和明媚,因此春又有“青阳”之美称。陈子昂有“白日美不归,青阳时暮矣”的诗句。

艳阳:春天风和日丽,阳光灿烂,故又称“艳阳”。杜甫有诗云:“竞将明媚色,偷眼艳阳天。”

芳春:春天天气渐暖,百草萌发,万木滋长,奇花异草斗芳菲,于是春有了“芳春”的雅号。陈子昂有“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的佳句。

阳春:我国江南一带,人们将春天冠以“阳春”和“阳春三月”的美称。李白有“阳春召我以烟景”的妙句。

天端:因为“春为四时之始”,春天被前人称作“天端”,意义是一年天时的初步。《公羊传·隐公元年》:“春者何?岁之始也。”徐彦疏:“天瑞,即春也。”

青帝:青帝为东方之神,又称春神,故借指春。《尚书纬》:“春为东帝,又为青帝。”

苍天:苍,青色。春天万物转青,故称。《尔雅·释天》:“春为苍天,夏为昊天。”

发生:春天草木萌发、滋长,故有此称。唐钱起《春郊》诗:“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在民间,人们根据节气、农事等分别将正月称为孟春、早春、首春、初春、上春、首阳、元阳、春王、正阳;二月称为仲春、酣春、大壮、中和、仲阳、阳中;三月称为季春、暮春、三春、杪春、春杪、晚春、末春等。此外,春天还有“苍灵”、“淑节”、“昭节”、“韵节”、“阳节”等诸多雅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6
古人给春天起了多少个别称、雅称和代称 :
公历四月,农历三月,已经到了春天的尾声,颇有些留恋,恰好看到一些写春天别称的资料,很是有趣,想不到古人真不嫌麻烦,居然给春天起了那么的名字,现在让我们来分享一下春天的别称、雅称和代称。

人们常说“三春”,这“三春”指的就是春天。古人把农历正月称之为孟春,把二月称之为仲春,把三月称之为季春,合称为“三春”,有诗佐证:唐代·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李白《别毡帐火炉》“离恨属三春,佳期在十月。”这里的“三春”都是指春天,并不是春天的第三个月或第三个春天。

人们好常说“阳春三月”,这“阳春”也是古人对春天的称谓,还用李白的诗句为证:“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唐酒肆布衣《醉吟》有:“阳春时节天气和,万物芳盛人如何。”

在民间,古人根据节气、农事等也给春天赋予许多名称:将正月称为孟春、早春、首春、初春、上春、首阳、元阳、春王、正阳;将二月称为仲春、酣春、大壮、中和、仲阳、阳中;将三月称为季春、暮春、三春、杪春、春杪、晚春、末春等,其他还有天端、艳阳、芳春、阳节、昭节、淑节、韵节以及苍灵等也都是春天的雅称。

人们赞美春天阳光明媚,把“青阳”也作为春天的雅称。陈子昂的《感遇》一诗中“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里的“青阳”就正是此意。安徽省池州市的青阳县、江苏省江阴市的青阳镇、宿迁市泗洪县的青阳镇、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的青阳镇,以及福建省晋江市青阳街道的“青阳”,也都是春天之意。

古人还有把春天称之为“青春”的,如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这里的“青春”不是指少年、青年的年龄,而是指春天草木茂盛一派青葱,也是春天的代称。还有今人 “一生最好是少年,一年最好是青春”中的“青春”,也都是春天的意思。
第2个回答  2020-10-26
春天的别称有春季、春阳、阳春、芳春。春季是春天的天文叫法,一年有四个季节,第一个即为春季;一般情况下,每三个月为一个季节,而春季是3月~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