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习惯把好吃的东西留到最后吃,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如题所述

遇到好吃的东西时,有些人会马上挑选自己最喜欢吃的东西,而有些人则会把最爱吃的东西留到最后才吃,但是结果可能已经吃饱了或者最爱吃的事物被别人吃掉了。细心观察的妈妈们就会发现,这种喜欢把“最好的东西”留到最后的人其实是:“后享乐主义者”。

心理学家们通过实验得出,具有“延迟享乐”特质的小朋友们,未来在工作或健康上有更出色的表现,拥有这种特质的人,心灵能获得更大的满足哦。

歪果仁心理学家Walter Mischel曾做过一项实验,小朋友在实验室里,每人手上拿着一颗糖果,心理学家离开实验室15分钟,他跟孩子们说“如果你没吃掉这颗糖果,就会得到奖励一颗糖果”。结果发现,有些小朋友难以抵制美食诱惑,迫不及待先吃了,而有些小朋友则是克制自己等到心理学家回来才吃糖果。

几年后,心理学家Walter Mischel再对同一群小朋友进行试验,结果发现,当初选择「延迟享乐」的小朋友们,在工作与健康上都相对拥有较好表现,不仅是课业成绩优异、物质滥用的水平较低、抗压性高、社交能力优秀等等。

所以对于大人们来说,如果我们能好好运用“后享乐主义”精神,把最爱的东西放到最后才吃,就会获得极大的心里满足感。

虽然有些人会觉得延迟享乐是一种牺牲,但是这样却能获得更大的满足,像是很久才吃一次榴莲酥,吃上一两块再配上一杯功夫茶,会比经常吃更觉得幸福;自己忍住平常无节制的买买买,好不容易存够了钱出国玩一次,会比在国内玩不停,心理觉得更充实。

如果你想尝到更多的甜头,那就延迟享乐吧,付出更多的耐心与毅力,去追求生活中的目标,决定未来是否成功的不是过去,而是你现在愿不愿意付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08

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认为这是一种享受的心理。其实在这个生活以及工作压力都很大的时代,我觉得每个人都很不容易,我想大家都很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所以说面对一些好的我们总是喜欢留到最后。这样会更加的提醒我们自己要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其实大家都知道有一句话叫先苦后甜,我想这个道理大家都懂,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总是希望不管生活工作多么辛苦,总能有意想不到的甜和美好在后面。好吃的东西,代表着我们所期待的东西,可能有一种梦寐以求的东西在经历了频繁或者是种种挫败后我们终将披荆斩棘得到我们自己想要的!也就应了那一句苦尽甘来。总而言之,我认为把好吃的留到最后是一种珍惜享受的心态。

第2个回答  2019-11-08
把好吃的东西留到最后,肯定是一种享受的心理,很正常的心理总是习惯把好吃的东西留到最后吃,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习惯。感觉吃的全是最好吃的。
第3个回答  2019-05-29
把好东西留到最后吃,应该属于是一种浪费.好多人把新鲜的水果买来.放到最后吃,本来买来是新鲜的,再说食品都有一个保质期,时间一放,不说变质吧,也就是等到保质期差多的时候再吃,你说这好东西,肯定要打折扣了.也就是说本来是好东西,变成了一般的东西.从这个表现来说,一般是比较会过日子.比较节俭的人.忽略了食品保质保量的因素吧.
第4个回答  2019-11-08
学名叫做推迟满足感,反映你对自己喜欢的事物比较珍惜。先苦后甜,一般是心思缜密者,善于安排自己的生活,能吃苦耐劳,能上能下,心性执着。

有爱心,较感性,内心脆弱,喜欢隐藏自己,为人比较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