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念"e”陀佛还是"a"弥陀佛?

如题所述

念“阿”。
南怀瑾:我们一千多年来,所流传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到了近代几百年来,大多都是采用“持名念佛”的途径,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持名念佛。“阿弥陀佛”是佛的名号。“南无”是皈依的意思,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不须我来饶舌多谈。“南无”两个字,要念成 namo。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有一点须要注意,不可以念成“哦(o)弥陀佛”,要念“阿(a)弥陀佛”。
阿(a)是开口音,嘴巴张开,在喉部、胸部发音。
这个 “阿(a)”字门,也就是密集的“陀罗尼”——总持法门之一。密乘修法中,具有“阿”字门的观想和念诵法。“阿”字是梵文字母的生发音声,是一切众生的开口音。
所有佛经,大都从梵文翻译过来。梵文的真言咒语,有三个根本咒音,也就是普贤如来现身金刚萨埵的根本咒。
这三个字是“唵(ong)”“阿(a)” “吽(hong)。
简略的说:
“唵(ong)”的意义是:永恒常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遍满法界。
“阿(a)”是无量无边,无际无尽,生生不息,开发光明。
“吽(hong)是无边威德,无漏果圆,无上成就,迅速成就。
如果念成“哦(o)弥陀佛”,就有偏差了。哦(o)的发音是嘴部收缩成为一小圈,单从喉部(生死轮)所发出的声音,是轮回的音,轮回音是下沉的。所以不可以念成“哦(o)弥陀佛”,必须要规规矩矩念出“阿(a)弥陀佛”的清朗音声。
一切众生,既有生命,首先发音的一定是“阿(a)”。它是开发的,上扬的,示现生命的生生不息。例如婴儿所发的第一声,以及开始学说话.都是“阿 (a)”的发音。至于“哦(o)”音是沉没的,向下的,甚至可以说是沉堕的音声。即如念唱华严字母的梵音,起腔由“阿(a)”字开端,到“陀“字完结,便是咒音的“声明”内义。
持名念佛的法门,如果只念“阿弥陀佛”四个字也就够了。人在临命终时,气息将绝,这四个字也念不出来时,就系心一缘,“阿……”也就够了.绝对够了! 我说此话,绝对负责任,如果错了,我愿下地狱。但千万记住,系心一缘在“阿弥陀佛”的这个“阿(a)”字。甚至这一声也来不及念,念不出声了,就要断气了,那就不要出声,只要忆念就够了。“阿弥陀佛”这四个字,就是一个大秘密。
“阿”在梵文中的含义,包含了:无量、无边、无际、无限、空、大、清净等等,很多的意思。总之,是一切众生的生发音,是开口音。
“弥”是时间、寿命、无限的延长、延伸、连续绵远.无尽止的延续、伸展。
“陀”是光明,无限的光明,乖量的光明,无边无际、无尽的光明.大而无外,小而无内。
因为“阿弥陀”这三个字的意思,无法用少数几个中文字表达出来,于是就照梵文名号译音。根据巴利文的发音,或根据后期的梵文发音,对于“阿弥陀”的:“陀”字,就念成“达”的字音。
总之,“阿弥陀”即是无量寿、无量光。这便是一个大秘密。光和寿,代表空间和时间。“阿弥陀”即包括了无量美好的、殊胜的时问与空间。一切物理世界,三千大千世界都有生灭,只有时间、空间——光寿无量,没有生灭。它充满了法界,尽法界、遍虚空,无处没有光。白色白光,红色红光,黄色黄光,蓝色蓝光。黑色的也有光。虽然说:现代的光学常识.把光与色加以界说,白是融射一切光的表色,黑是隐役一切光的表色。其实,黑只是不反射光的相,它同为光之体所含摄。五彩、七彩、多彩的光,只因光波长短的不同,它所显示的表相——光色即有不同。而光是无所不在,无所灭处的。所以说尽虚空,遍法界,无不在佛光普照之中。但虚空无尽,法界无穷。诸佛性光,也无穷尽。
无量寿、无量光的“阿弥陀佛”,他究竟在哪里?我们的身心内外,无所不在,处处都在。那么,那光从哪里来?从跟见的电灯光而言,它是从电能发生的,而电能是从宇宙间的能源而来的。但“能”又从何而来呢?最初最初的能,不是物理的,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自性光所感发的。所以“阿弥陀佛”无量寿光,即是我们的自性心光。念“南无阿弥陀佛”,自性心光就出现了。并且光与音声都同时遍满。心光通于佛性,佛性自在心光。
光有很多层次,有很深奥的内涵,随便介绍出来,在有些学习密宗的人看来,是一项很严重的事。但在我的观念中,密宗与显教本无差别,无所谓密与不密。一切都就公诸世人。“道”是天下的公道,有利于人的,不应该保守什么秘密。如果另有秘密,而不可传,岂非佛法也有藏私吗?既然不能公开,尚须藏密,则此秘密何以值得相信?大公无私的道,不属于我之所有,也不属于任何人所应该秘密拥有的。这就好比空气、阳光,人人都有权分享,应该获得。所以不管显密,只要有益人群的,凡是所知的,都可以付出,一切都布施,一切都供养,不必藏为己有。真的秘密,秘密在每一位自己的身心中。所以云门禅师说:“我有一宝,秘在形山。”
光有子光、母光。凡有相的光明,都是子光。眼前的灯不是物理世界的子光。假如将灯熄了,一片黑暗,黑暗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在电灯光中念佛,灯熄了,就在黑暗中,照念下去。念久了,自性心光发出,与“阿弥陀佛”的无量寿光融接了,在黑暗中也自发现光明照耀,这种境界,不是想像所得。
要知道,我们人类是在白天的日光中才能看见东西的生物。在这个世界中,有比人类更多的众生,在白天日光的强度下,看不见东西的众生,更多的不知其数。如蝙蝠、猫头鹰、虫孚等等,有的反而要在黯淡的光线下才能看得见东西。他们都在黑夜才出来活动,它们有的看见日光,反而受不了,甚至会导致死亡。各各众生的业力不同,感光就不同。所以“阿弥陀佛”也在它们中间放出各各感应不同的光。大家须要懂得这个秘要,才可了知佛的慈悲广大心愿。
当你念佛,念到光明现前的时候,不要执着它就是胜境。这种光明还是子光,不是母光。到了一念不生,清净圆明,既无所谓光,也无所谓不光,自性心光现前,方可与“阿弥陀佛”的心光相接了。如果你在念佛时,见到有相的光明,便以为是“阿弥陀佛”放出光来接引你了,那就未免太小器了。那你拿四十元买一支手电筒,轻轻用手指一按,就会发出光亮.岂非比念佛打坐要便宜得多!总之,有相光明,还是子光。换言之,它是母光的反映。有些人在静坐中,发现了光,就很高兴,认为自己有功夫,有道行了,这才是傻瓜。岂不闻佛在《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属虚妄。”所以必须了知,那是子光,不是母光。
那么这类的有相光明好不好呢?不执着就好,执着了就不好。如果不执着、不着相,那有相的光明,与自性心光便自渐渐融会一体。如果执着了,便落在生灭妄缘中,那就不好了。所以说,持名念佛,如果能体会到佛号无量寿光的涵义,那就更好。再说持名念佛的法门,也即通于普贤如来和观自在菩萨的大光明藏的法门,光寿无量,无所在而无所不在。

黄念祖:信佛的人都会念阿弥陀佛,但很多人的读音并不正确。当然,读音不对一样可以往生,但正确的读音会更有助于我们的修行。

  由于几千年的不断演化和发展,加上现代电影和电视中错误读音的影响,人们对阿弥陀佛的读音产生了多种读法,最常见的有三种:

  第一种读“啊”(a),第二种读“哦”(o),第三种读姻娜多姿的“婀”(e),其中,“啊” (a)才是原本和正确的读音。理由如下:

  一、佛教是从印度传过来的,佛经是从印度翻译过来的,在翻译中,就有音译与意译之分,对于有些词语,如阿弥陀佛,包含有无量光、无量寿等很多很多的意义,在汉语中实在找不到一个很贴切的词语来完整准确地对应翻译,因此就采用了音译的办法,所以阿弥陀佛只是其读音而已,就像各种咒语,那些字不过是代表其读音而已。这些音义的词语,用普通话来念才会接近其原音,如果用其它方言来念就不对了。举例来说,前几年有一部最出名的电影《泰坦尼克》,这就是那艘沉船的英文名字的普通话音译,用普通话来读就跟其英文读音相近,而用白话等方言来读,读音就相去甚远了。

  二、当代净土宗、密宗大德黄念祖老居士在《净土资粮》中明确指出:
阿弥陀佛的阿字的正确读法是汉语拼音字母中的a字。阿字是华严字母音里面的第一个字,一个阿字有无量功德,无量涵义,其中第一个涵义就是无生。密教中说从一个阿字出生一切陀罗尼,所以这个字的读音是非常重要的。

  三、《净土》杂志主编静缘法师在《念佛探微》(详见《净土》杂志1994年第1期)一文中指出:“
阿”(a)是开发的、上扬的,展示了生命的生生不息,而“哦”(o)是从口腔中部发音,是下沉音,轮回音,不可取用。其他如大德通愿尼师等也都认为“阿”音才是原本的、正确的读音。

  四、如果我们念佛时细心体味,就会发现,专注于
“阿”音更易于入静,得清凉。而且在临终时,发“阿”(a)音也远比发“哦”(o)音或“姻”(e)音更容易,因此也更有助于念佛往生。

  所谓“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念佛、念咒的读音不可谓不重要。正确的读音将有助于提高我们的修行效果。

  因此我们建议念佛功夫尚不深的人都应采用正确的“阿”音,而那些多年努力念佛,已经用功很深的人,则不必改变原来的读音,否则反倒可能影响一心念佛。无论如何,只要念佛念得好,念得得力,就是好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5-21
拼音发音为:nā mó a mī tuó fó
  “南无”发音为“那谟”,源于梵文namas,意为对佛的尊敬或皈依;“阿弥陀佛”发音源于梵文Amitābha

  特别配注:阿弥陀佛的阿字读作啊,不读E,读a,《现代汉语词典》中把阿字,归类在E,其实这是严重错误的。如果懂梵文发音就知道,阿弥陀佛的梵文发音用中文写是:啊弥打(阿弥陀),啊字为本不生意,诸大法师一再强调所以今从正音当念阿,不读鹅。
  关于阿字读音,并非某一位法师这样说,而是教内诸大法师,乃至精通古梵文及巴利文的法师也都是这样认为,所以并不存在争议性。意为无量寿、无量光,为西方极乐世界的住持佛,观世音、大势至两位大菩萨为胁侍,在极乐净土教化不退转菩萨,并接引十方一切众生到他的净土去继续修行以致成佛。
  今念阿弥陀三字为翻译的音,而其意义在《弥陀经》中佛说为无量寿,无量光,然此三字因念啊弥打,才方符合。盖梵文的啊字本来有不生不灭意,念e,o都是不对的,念哦是流住的意思,流住就是生灭的意思。现将啊字改念哦或鹅,则梵字意义则随之改变,是将法界常住无量寿命,变为凡夫无常短暂生命。岂不是荒谬!大错特错吗??现在人念佛,不但梵音不符合,华音也同样,有念啊为哦,为鹅。念陀为徒,中国为佛教大国然而错误却如此之大。岂不是惭愧!居然连基本的阿弥陀佛也念错,我们念佛,是在求佛接引,信愿行固需具足,恭敬心也不可以缺少,印光大师说:“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的恭敬消一分的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的恭敬消十分的罪业,增十分的福慧。世人见贵宾尚不敢错称其姓名,今念佛时由于长久习惯而错误,失去敬意而不觉,唉呀!对佛太失敬了。于礼有亏,在礼貌上是对不起,佛菩萨,问心未安,故因更正,名正礼合,名字要正,礼貌才合嘛!
佛门里的正确读音是:阿a。
从佛经、古文献、各种古读本,都读a;藏传佛教也读a;在隋唐时期传到朝鲜、日本的读音也是a。
读e,是佛门外人士讹传之音,误人极多。

南无 阿弥陀佛
namo a mituofo
第2个回答  2014-05-22
其实这个问题不光是你好奇的,还是佛教界的公案,不过这么多年的高僧大德已经证明,不管“阿弥陀佛”念"e”还是"a",只要你心目中想着的是同一个人即阿弥陀佛,就是可以的,无需太讲究,最初开始念什么,以后就什么,否则就是过于计较了。这个道理用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就能明白:假设我们都是张三的朋友,我们叫“张三”、“阿三”、“小张”、“老张”、“小三”等,他都会答应,为什么呢?因为他知道你在叫他,所以都会回应。心之所至,佛即感应。
第3个回答  2014-05-22
其实念法中信愿、望最为重要,读音读什么不必苛求

如果一定要从学术考据的角度研究的话:

如果单单念“阿弥陀佛”,根据梵文,第一个字读拼音“e”

如果是念“南无阿弥陀佛”的话,根据梵文语法规则此处连读,应该读作为拼音“o”

另外前面有网友引出了“amitābha”,进而认为读作拼音“a”,这是一知半解的。“amitābha”是梵语的罗马拼音转译,请注意罗马拼音中 短a 是读作拼音“e”的,长a(比如tā中的a)才读拼音“a”。可惜百度知道不能传图,不然我把短音a(读拼音e)和长音a(读拼音a)的两个悉昙体传上来,再比对大藏上的阿弥陀佛梵文,一看便知区别。
第4个回答  2014-05-23
古时大德念的是E或O,A是现在才流行的,与所谓梵音有关,可惜啊,语言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且当时印度还分东南西北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