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单位里,人事代理制和编制人员有些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人事代理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新的人事管理方式,即人事代理机构(指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服务机构)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要求,接受用人单位或个人委托代理有关人事管理与人员使用分离。用人单位与被聘用人员只受双方签定的聘用合同的约束。用人单位有充分的用人自主权,而劳动者则享有充分的择业自主权和流动的权利,真正实现了“单位人”到“社会人”的转变。按照各地人事部门有关人事档案管理的规定,由当地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和个人可委托人才服务中心办理人事代理立户登记。

编制人员是经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之后录用后的人员称为编制人员。人员编制是关于各类单位人员配备方面的制度。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员数量、人员比例、人员结构、人员标准、职务分配、领导干部限额等。因此,也可以把人员编制理解为对各单位工作人员职位的规定。人员编制分为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改革开放前还有企业编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31
1、通俗点说,编制人员属于正式员工,有铁饭碗的性质,人事代理是企业与劳务代理公司签订协议间接招来的人,可以理解为非正式员工或者类似聘用,合同到期说不用就不用你了,也就是合同不一定给你续期2、国家劳动法一再强调要同工同酬,但中国的实际情况就是绝对不可能做到,待遇是天壤之别——不排除有个别单位人性化一些,差的不很大,但这样的单位很少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4-12

人事代理是合同工、临时工,没有正式编制的,随时可以解聘,福利待遇也比不上在编人员,却要干他们不愿做的脏活累活。

在编人员是有国家事业单位编制的,很稳定的工作,铁饭碗,将来退休待遇要好得多。

编制人员,是经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之后录用后的人员称为编制人员。

人员编制是关于各类单位人员配备方面的制度。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员数量、人员比例、人员结构、人员标准、职务分配、领导干部限额等。因此,也可以把人员编制理解为对各单位工作人员职位的规定。人员编制分为行政编制、银行编制、事业编制(改革开放前还有企业编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