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商鞅

如题所述

一天认识一位历史人物——商鞅

男主简介

商鞅,中国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先秦法家代表人物。历任中庶子左庶长、大良造等职,号为商君。进行变法,提升秦国国力;大败魏军,收复河西失地。著有《商君书》、《秦律》传世。秦孝公逝世,其子秦惠文王继位。同年商鞅因被公子虔指为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

生平大事

01、投奔秦国,商鞅专研以法治国,后为魏国宰相公叔痤家臣,公叔痤病重时对魏惠王说公孙鞅年少有奇才,可任用为相。王既不用公孙鞅,必杀之勿令出境。但公叔痤死后魏惠王没有照做。

而此时秦孝公为了强大秦国,向天下征召有才能的人。商鞅听到这个消息后决定入秦。他三见秦孝公提出了帝道、王道、霸道三种君主之策。只有霸道得到秦孝公的赞许,并成为秦国强盛的根基。前359年任左庶长开始变法。

02、实施变法,公元前359年,正当商鞅辅佐秦孝公酝酿变法时,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起来反对变法。商鞅针锋相对一一进行驳斥,为实行变法作了舆论准备。这时太子犯法,商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刑其太傅公子虔与老师公孙贾。后太傅公子虔复犯法,商鞅施以割鼻之刑。变法日久,秦民大悦。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国力日渐强盛!

03、经略秦国,收复河西失地、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是秦献公、秦孝公两代国君的愿望。经过两次变法后的秦国国力强大,而商鞅作为收复河西的主将在战争中显示了他的军事及外交才能。

公元前352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大良造,趁魏国国内空虚之机率兵长驱直入,包围魏国并占领魏国旧都安邑。公元前351年商鞅又率兵包围并占领魏地固阳。公元前341年商鞅进攻魏河东,魏军大败!被迫割让河西部分土地求和商鞅因战功获封于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04、诬告被杀,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驷即位,即秦惠王。公子虔等人告发商鞅“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至边关,想到魏国去,但魏国因他曾生擒公子印拒绝他入境。他回到自己的封邑商,举兵抵抗,结果失败战亡而后被下令车裂其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