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mac 更换硬盘 重新写码

如题所述

2010 年的时候买了 09 年末的 MACBOOK 小白,由于技术发展,软件越来越吃硬件内存,现在2G 内存别提基本的工作了,连开机都有困难,每次一点就一个风火轮,基本就是一块 13 寸的板砖了。。。

众所周知 HDD 机械硬盘速度不如 SSD,如今新机子都是 SSD 固态硬盘了,而博主还在用着第一代 SATA 接口的 HDD,看看下面的读写速度,灾难啊!我不相信谁还能比我更慢!!!

以前因为小白不懂,以为机子从此报废了,一直放着吃灰 ING,以为笔记本除了买新的没别的办法。

结果最近发现可以直接改装,为了抢救小白,同为小白的黑科技娃娃踏上了更换 SSD 之路,操作起来居然比想象中的简单很多,特此写出来分享给大家,同为菜鸟的你我皆可执行。

虽然主要针对 MAC 笔记本的升级,但其他电脑的升级也可以一并借鉴,道理是一样的。

常规警示:本人只负责分享自己的方法经验,而每个人的水平各有差异,小白手残党后果自负,请谨慎操作!!!

(非专业人士,全文自己摸索研究,有些不太精确的地方,欢迎留言指正,杠精退散!)

更换硬盘和内存前,还是先进行常规的知识点普及,再三强调,做一件事情前,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不然只会被人带节奏,让你买什么就买什么。不动脑子只能被坑。

硬盘的概念
硬盘一般分为机械硬盘、固态硬盘、混合硬盘,从应用场景来说,硬盘又分为监控盘,企业盘、消费盘。

机械硬盘 HDD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早的硬盘起源于磁盘驱动器 HDD(Hard Disk Drive),即传统机械硬盘。HDD 在旋转碟片上以磁性方式存储数据,多为金属配件,所以比较重 ,速度跟转数有关,转数越大速度越快。

HDD 根据记录数据模式的不同,又分为PMR 盘(垂直记录)和 SMR 盘(水平堆叠记录)。

SMR:因为容量大,一般用来当作移动硬盘储存照片、视频等,由于只有一套磁头,所以不适合当作系统盘,频繁写入容易掉速。

PMR:一直以来都是用来当作系统盘的,当然也可以当作备份盘使用,就是噪音比较大。

机械硬盘损坏的最主因是机械振动,还有进灰、盘片磨损、断电等,所以一定要当心磕碰,注意整理磁盘碎片,能大大提高 HDD 的磁盘寿命。

目前机械硬盘因为其成本低廉以及容量大等因素仍然占据着硬盘市场的一定比例,基本 1T 以上的大容量都是用的机械硬盘作为储存盘,1T 以下价格允许的话都是上 SSD 的作为系统盘。

优点:

品质过硬,没有擦写寿命,如果使用环境良好(无振动、进灰、盘片磨损),就可以长久保存下去。
价格低廉,容量大
数据备份靠谱,只要不是严重的物理损坏,基本数据都可以恢复。
缺点:随机读写是硬伤,速度慢、耗功率费电、不抗震。

固态硬盘 SSD

SSD(Solid State Drive)固态驱动器,基于 Flash 存储技术,将非易失性 NAND 闪存作为存储介质,从根本上增加了 SSD 在硬盘上的使用率,硬盘读写速度有了大幅的提升。

SSD 工作原理:和机械硬盘不同,它不能直接在一个已有数据的存储区内覆盖写入,而是先将原位置的数据擦除,再写入新数据。其实就是“读”→“擦”→“写”。

固态硬盘由NAND 闪存颗粒,DRAM 缓存芯片,主控芯片三个主要部件组成的。主控芯片控制数据的写入写出,颗粒存储数据,缓存芯片就是缓存数据的。(早期有些硬盘是没有缓存芯片的)

从外观上看,颗粒占据了整个固态硬盘内部 70%左右的空间,当然采购成本也是最高。但其实硬盘的技术核心是主控芯片,它的功能类似于一个小型的 CPU,起着指挥、运算和协作的作用。

闪存颗粒(存储单位)主要分为四种类型:SLC 单层式储存、MLC 双层式储存、TLC 三层式储存 、QLC 四层储存。(四者在价格和使用寿命上依次降低,P/E 越来越低)

SLC 颗粒属于企业级的,市场上少见,原本MLC 比 TLC 更贵,寿命更长,但现在市面上已经开始用TLC 颗粒代替 MLC 了, 因为 tlc 可以模拟 slc 缓存,大的缓存加上大容量,一般可以追平 MLC 的寿命了。

而吊车尾的 QLC 出来不久,骂声很多,小心真香定律,先观察看看其未来的技术发展水平再来下定论。

注意:有时候厂商故意用3bit MLC 来叫 TLC 的硬盘,就是为了让普通消费者误以为这个是 MLC,其实只是叫法不一样,真正的 MLC 专业写法是 2bit MLC,3bi MLC 就是 TLC, 4bit MLC 就是 QLC。

闪存颗粒还有单面布置的 2D 颗粒和双面布置的 3D 颗粒之分,如今是以能写入更多数据的 3D 堆栈技术为主。

3D 颗粒里的V-NAND 颗粒堆栈技术一代比一代层数多,不仅提高了颗粒性能,同时也提高了颗粒寿命。,从第一代 die 容量 128Gb(16GB)的 24 层,到第五代的 96 层,据说马上要 128 层了。

优点:轻便体积小、功耗低、随机读写速度强大。

缺点:散热不如 HDD,擦写寿命有限、价格贵、坏了只能换新无法修复。

现在电脑的主流硬盘已经变成了 SSD 固态硬盘,这种硬盘主要通过接口区分种类。后面会展开详细介绍。

知识点:

P/E:代表闪存颗粒的寿命单位,写入数据会对固态硬盘的颗粒进行擦写,颗粒完全擦写一次叫做一次 P/E。

(P/E 的擦写次数是有限的,比如一个 250G 的固态硬盘全盘写入 250G 数据后,则消耗掉了一次 PE 寿命,当然也可以分几次写入消耗一次 PE,比如分别写入 125G 数据两次也是消耗一次 P/E。全消耗完了,颗粒就挂了。)

颗粒如果是大厂的主流型号,可从网上查到。如果是小厂可能经常换颗粒,只能自己拆开查看。

SLC 颗粒 :大约擦写 1 万个 P/E

MLC 颗粒:大约为 3000-10000 个 P/E

TLC 颗粒:大约为 1000-3000 次个 P/E

QLC 颗粒:大约为 500-1000 个 P/E

掉速的硬盘主要是 TLC 和 QLC,他们主要依靠模拟 SLC 缓存来加速,如果硬盘剩余容量不够,而缓存也刚好用完了,速度就会掉得很快,就是 TLC 少掉点,QLC 掉得多一些的区别。

MLC 不掉速的原因是依靠真实写入速度,是多少就是多少,因此才不会掉速。

混合硬盘 SSHD
基于传统机械硬盘诞生出来的新硬盘,除了机械硬盘必备固件,还内置了 NAND 闪存颗粒,颗粒将用户经常访问的数据进行储存,可以达到固态硬盘般的读取性能。但是写入不好,即下载很慢。

不多说了,这个只是 SSD 天价时代的衍生产物,现在 SSD 价格已经下来了,就不要折腾这种半吊子货了,直接 SSD 系统盘走起。

冷数据备份小知识:后面可能再开一篇如何选择移动硬盘并延长硬盘寿命加速的方法。

移动硬盘 —— 基本都是使用机械硬盘,因为 HDD 保存数据寿命比 SSD 更长些。你可以自己买个移动硬盘盒或硬盘底座 DIY,把带有 3.0USB 接口的机械盘插进去,就能当普通的外接移动硬盘使用了。注意机械 SMR 只适合做仓库盘,最好不要频繁写入当作系统盘。

友情提醒:

硬盘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如果长期处在 40 度以上的工作温度寿命都会减半。一般 SSD 硬盘温度 40 度,M.2 高一点 50 度这样,硬盘温度>70℃才开始降速,热量集中在主控上,可以买一个散热贴贴上。

不管是 HDD 还是 SSD 都无法永久保存数据,基本十几年就算不错了。

HDD 当备份盘长时间不开启的话,会受到磁场影响,磁粒子极性偏移消磁,电脉冲信号就出错,数据就没了,长时间不用也容易出坏道,需要定期上电扫一下。

SSD 的寿命比 HDD 更短,如果你用了 SSD 做备份盘的话,小厂硬盘最少每周都得通个几小时的电让固件做一些自校正,否则就容易再也打不开了(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大厂的 SSD 断电放个一两年也可能有小概率出错,差一点的配置,比如 QLC 应该就直接跪了。

别跟我说什么云盘储存,资料泄露分分钟的事情,最靠谱的方式就是重要数据至少存两份,如果两个硬盘同时坏算我输!!!

如何选择 MAC 的 SSD 硬盘?
知道了硬盘的基本概念后,现在要开始教你如何选择 SSD 硬盘进行 MACBOOK 笔记本升级了。

第一步:确定硬盘品牌

小厂硬盘一般不考虑,除非你只是暂时过渡用一下,长期使用的工作电脑,作为生产力工具肯定是一份价钱一分货的。

现在除了三星之外,很多品牌的固态硬盘不再使用完全自主研发的主控芯片了。硬盘原厂都在一定程度上将主控设计和固件研发工作外包给专门的主控供应商,通过定制固件的方式生产自己的品牌硬盘。

而硬盘最为核心的技术就是主控,主控芯片的算法直接决定了颗粒的实际体验和使用寿命,如果颗粒的寿命够长,其实就等同于固态硬盘的寿命够长。三星的自产自销完全可以控制主控的品质,不会有购入第三方不合格配件的问题。

再来固态硬盘的闪存颗粒,这个是造假高发区,外传有原片、黑片(不稳定的边角料)、白片(淘汰的次品),像三星和 Intel 等厂商的固态硬盘基本是原片颗粒。

白片:经检测过的白片稍微差于原片,不是那么的稳定,和原厂也拉不开太大差距,达到了行业要求,这些白片会被二线硬盘厂商采购,也还能用。

黑片:残次品,本应被销毁,但仍然有些通过特殊渠道流入了消费级市场,然后被不良厂商打包做成了固态硬盘,这些黑片固态属于用都不能用的水平,随时黑屏丢数据或者开不了机是常态。

还有一些划线颗粒,这些颗粒基本和黑片一样,被黑心卖家偷偷流入市场进行封装销售的。就问你怕不怕,还敢用小厂的吗?

MAC 的硬盘大多是 Sandisk、Samsung 和 Toshiba 代工的(不固定,可能经常在更替)。

值得一提的是,据说 2015 年之后的 MAC 笔记本,硬盘是焊死在主板上的,不能换了,只能通过外接移动硬盘的方案来扩容。而幸运的是小白机型虽老,但是还可以更换硬盘。

通过研究我最后还是敲定了三星,因为好评多过恶评,当然可能有更好的,但是外行只能研究到这了。

第二步:确定硬盘尺寸。

磁盘尺目前的硬盘尺寸主要为 1.8 英寸、2.5 英寸和 3.5 英寸三种(英寸是根据对角线得来的,没有统一标准) 。

按尺寸划分 1.8 英寸多为 SSD 移动硬盘;2.5 英寸的为笔记本 SSD 硬盘和 HHD 移动硬盘;3.5 英寸的则为台式电脑机械硬盘。

通过拆机,发现我的 MACBOOK 笔记本用的是老的 HDD2.5 inch 硬盘,所以升级硬盘也一定要选择相同尺寸的 SSD 硬盘,这样才能放入硬盘位。

第三步:查看 MAC 硬盘接口信息和数据协议

使用什么固态硬盘主要看电脑主板支持什么接口和什么数据协议。

以 MACBOOK 小白为例:点击屏幕左上角的苹果 logo 处——选择“关于本机”——在弹出的提示框中点击“更多信息”——然后点击“系统报告”—— 点击 SATA/SATA Express (如果要查看 USB 接口点击 USB 那栏)

SATA/SATA Express 的栏目右边看到物理互连:代表接口类型是 SATA

链接速度:代表接口带宽,6 千兆位表示你的笔记本主板支持 SATA3;如果是 3 千兆位的话,那么表示笔记本主板支持 Sata2。

协商的链接速度:指的是当前硬盘位的接口速度。之前我没换硬盘前这栏显示的是 1.5 千兆位,现在换了 SSD 后成了 3 千兆位了。

描述:查看到用的 AHCI 协议

我的小白是十年前的款式,USB 接口是 2.0 的,由上信息可知,主板上支持的是 SATA 2 接口,数据协议是 AHCI。

协商的链接速度代表我之前硬盘的速度,没换硬盘前是 1.5 千兆位的 SATA1 机械硬盘。虽然我换了支持 SATA3 的三星 SSD 硬盘,但是速度也只能跟着主板的 SATA2 接口走。

SATA2 接口要比 SATA3 接口慢至少一半,但换完至少比起 SATA1 速度还是有明显提升的,到达了 SATA2 的极限读取速度 260M 左右,强了 6 倍多吧,如果我主板支持 SATA3 的话,估计应该可以达到 500MB/S 左右。

SATA2 主板接口速度

第四步:确定 SSD 硬盘接口

分清了主板用的什么协议和接口后,得确定 SSD 的物理接口类型和协议了,必须要跟主板的配合,不然买来可能根本就用不了。

注意以下表格是我个人研究后总结的,其实主板有很多接口类型,我只着重讲解市面上最常用的还是 SATA 和 M.2 接口的硬盘,可能不是很精确,望专家留言纠错。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说明:表格如果看起来不直观的话,可以通过说明结合上图来看。

把 SATA 接口看作是一个小出口(又分成 SATA1、2、3 三个出口),M.2 接口是一个大出口(分为 Socket2 和 Socket3 两种),AHCI 和 NVME 这些数据协议可以看作交通工具。

SATA 出口只能用自行车(AHCI)的速度走 SATA 通道,SATA 路太小没法通过 NVME 这种汽车。

M.2 兼容了 SATA 路和 PCI-E 路,可以选择汽车 NVME,也可以选择 AHCI 自行车。(走 pcie 不等同于支持 nvme,pcie 硬盘也有 achi 协议,但这种情况比较少,可以忽略不记了,现在 NVME 基本都是走 PCIE 路), 交通工具起重要作用,而通道宽窄也对速度有影响。

PCIe 通道走 NVME 协议的硬盘速度是最快的,它的4K 随机读写性能和 4K 多线程,延迟各方面都是强于 SATA 固态的,支持多个 LANE,每个 LANE 都是 8Gb/s,这样性能就倍数增加了。比如 SSD 的 PCIe 3.0×4 lane,性能可以做到 3500MB/s 左右。

SATA : 串行 ATA,是一种计算机总线,发明于 2003 年,SATA 与串行 SAS 的两者扁平电缆兼容,SATA 硬盘可接上 SAS 接口,叫串口硬盘,IDE 是并口的,此工作模式已经淘汰了。一般用于使用 2.5 英寸硬盘的笔记本和台式机。

MACBOOK 主板 SATA 接口(2.5 英寸硬盘口)

一些老电脑的主板,可能仅有 SATA2.0,甚至 SATA1.0(比如我的 MACBOOK 小白),这类接口由于最大支持的速度有限,无法完全发挥出 SSD 的性能,因此一些老爷机或者比较老主板的电脑用户,除非更换支持 SATA3.0 的主板,才能发挥跟 SATA3.0 硬盘相应的速度。

比如 SATA 3 接口的硬盘是可以用在 SATA 2 接口上的,高版本可以兼容低版本,往下兼容。如果你的主板是 SATA2 接口,那么 SATA3 接口的硬盘走的也是 SATA2 出口的速度 ;同理可得,如果你的主板是 SATA3 的接口,硬盘 是 SATA2 的速度接口,那么接上去也是 SATA2 的速度。

M.2:之前别名 NGFF,是 mSATA接口的升级版,一种迷你的比 2.5 英寸小的SSD 硬盘,拥有更高的存储容量和更小的体积。缺点是散热不好。一般多用于超极本,轻薄本。

部分老电脑用的老协议和老接口,只支持 SATA 协议的 M.2 固态硬盘,不能把 pci 通道的 m.2 识别为启动盘。英特尔平台对 Nvme 固态的原生支持是从 9 系主板开始,在 100 系列以后的主板才开始完美支持的。

其它主板都需要插 pic 卡转接,但即使转接了主板 BIOS 也不一定能识别和做为系统盘开机,需要通过修改 BIOS 来提供对 NVMe 协议的支持,操作有一定风险。(顺道说下 WIN7 系统没有默认安装 NVME 驱动,所以有无法找到硬盘的情况,记得用 WIN10 系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2
苹果电脑系统比较稳定一般很少重新做,有时候想换一块固态硬盘或大一点的硬盘挺头疼,因为原来的盘里有很多东西导文件也好说,但还有很多应用就比较麻烦,所以换硬盘有时候就想保留原系统的需求,其实苹果电脑系统里有自带的工具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利用“时间机器”将苹果系统迁移到新硬盘。
工具/原料
more
本机配置mc700 8g内存原硬盘240G,系统10.13.6 苹果电脑用硬盘盒 新硬盘,一把螺丝刀
方法/步骤
1/8分步阅读
将新买的硬盘放到硬盘盒里并连接到苹果电脑


2/8
打开“磁盘工具”


拼多多省钱攻略_如何换电脑硬盘_揭秘10大爆款单品
广告
3/8
“分区”,大小由原来系统大小决定,假如新盘500G,原盘250G,就平分新盘就可以了,“格式化”,一定要按图片所示的文件格式抹掉,名称可以自定义,建议一个叫备份盘,一个叫新盘。

查看剩余1张图
4/8
下一步打开“时间机器”,在系统偏好设置里。

「阿里巴巴」数码电脑源头好货,货源充足,特价采购
广告
5/8
选择磁盘,刚刚分好的磁盘选择备份盘,并点选“在菜单栏中显示时间机器”,关闭“自动备份”。

电脑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那个好,上天猫电器城,新潮外观,超高性价比!
广告
6/8
完成设置后,在菜单栏,选择时间机器图标,点击立即备份。备份时间长短和原盘大小,硬盘盒的速度和机器的接口速度相关,本人用的机器是usb2.0的接口,原盘200G左右,大该用4个多小时,备份完后提示备份成功。

查看剩余1张图
7/8
备份完成后关机,就可以把旧的硬盘拆下来,拆机教程很多一看就明白这里就不再演示了,装上新硬盘开机,系统会自动引导到还原界面,“macOS实用工具”。选第一个“从时间机器备份进行恢复”。

查看剩余1张图
8/8
“选择恢复来源”就是备份的那个盘名称“备份盘”,“选择一个目的位置”就是另一个分区新盘名称是“新盘”,一直点继续就可以。200G恢复时间大该2个多小时,完成后自动从起,和以前的系统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区别。“新盘”的名称也自动改成以前盘的名称,“备份盘”的备份也可以抹掉。到此换盘工作完成。

查看剩余2张图
注意事项
硬盘分区格式化最好名称要和原盘区分开,防止弄错。

硬盘盒一定要和苹果电脑有良好的兼容性,要是固态硬盘,硬盘盒一定还要支持

如果原系统比较大那就需要第三块硬盘来做备份了

编辑于2018-11-05,内容仅供参考并受版权保护

赞踩分享阅读全文
8g内存和16g内存差距大吗-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