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将军在打仗的时候是用哪四种方法判断敌军人数的?

如题所述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都说文天祥是中国的脊梁。

然而,文天祥临死之前,忽必烈曾派人来劝降,文天祥当时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只要满足这个要求,他便可以投降,然而忽必烈不仅拒绝了要求,还残忍地杀害了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278年的一天,文天祥正和士兵们吃饭,这时元军突然袭来,文天祥猝不及防,成了俘虏。

文天祥早就料到了这一天,将事先准备好的龙脑塞入嘴里,准备自杀殉国,然而因为龙脑放的时间太长了,失了效,所以文天祥没有死成。

后来,元军带着文天祥来到了崖山,企图让文天祥写信劝降张世杰,文天祥被逼无奈,写了一守千古佳作《过零丁洋》。



当元军首领张弘范看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千古名句之时,默默地将这封信收了下来,他是识货之人,这可是名贵的收藏品啊!

幸亏张弘范懂点文化,倘若换做一个大字不识的莽夫,或许直接就把信撕了,那么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也就流传不下来了。

第二年,崖山之战爆发,陆秀夫抱着少帝投海自杀,十万宋朝子民纷纷跳海自尽,南宋灭亡。



南宋已经不存在了,这时候张弘范再次劝降文天祥,只要他愿意投降,可以力保他做个宰相,哪知道文天祥再次拒绝了,并且开始绝食,坚持了八天,没死成。

这时候,忽必烈又派人来劝降,这时候派出的是南宋旧臣王积翁,王积翁“苦口婆心”地劝道:“现在大宋已经不在了,你这样折腾下去有什么意思呢?蝼蚁尚且贪生,不如投降了吧!”

文天祥叹了口气,说道:“国家已经灭亡,我本想以身殉国,奈何死了两次也没死成,如果得到宽恕,我愿做个道士,以平民身份出谋划策是可以的,但让我当官是万万不能的。”

后人解释说,文天祥之所以这么说,其实是想让忽必烈先放了他,然后他再号召天下抗元,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王积翁见文天祥让了步,急忙联合十个南宋旧臣向忽必烈求情,期望他同意文天祥的要求,让其出家做个道士。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忽必烈应该会同意王积翁的请求,然而,这时候有个人站了出来,说了一句话,结果直接判了文天祥死刑,他这样说的:

“天祥出,复号召江南,置吾十人于何地?”

意思是假如文天祥放出来了,回到江南又造反,那么咱们这些曾经劝过他的人,岂不要遭大祸了吗?忽必烈能轻饶了我们吗?

说这话的人叫留梦炎,后来他在忽必烈面前再三请求处死文天祥,结果文天祥不幸遇害。



留梦炎是第二个秦桧。

400年后,乾隆看了这段历史后,发了一通感慨:

才德兼优者,上也;其次,则以德为贵,而不论其才焉。当宋之亡也,有才如吕文焕、留梦炎、叶李辈,皆背国以降元。



意思是文天祥是上上等人,留梦炎是下下等人。

元朝灭亡之后,明朝齿于留梦炎的所作所为,下令禁止其后人参加科举考试,留梦炎成了一个任人唾骂的大奸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8
在古代也是有斥候的兵种。通过他们来打探敌军的情报。再有的就是根据敌军行动的时候扬起的沙尘和动静。
第2个回答  2021-04-01
在古代并不能像现代一样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以此判断对方到底有多少兵力。在古代只能通过 敌方的脚印来分辨对方到底人数有多少 ,或是看行军时有多少烟尘来,根据他的大小判断。还有就是军旗的数量也可以判断出对方的人数最后就是你可以通过对方押运多少粮草来判断对方有多少
第3个回答  2021-04-01
第一种是根据脚印和火照数量判断。第二种是看队伍行军时卷起的灰尘判断。第三种是看敌军鼓手的人数和军旗的数量判断。第四种是看敌军粮草的数量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