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邪不压正》中彭于晏的表演,是不是传说中的姜文电影演技最差的男主?

如题所述

邪不压正这电影看得我非常难受,故事的推进就像突然断了口气,一蹦一蹦的,感觉散乱没有完整性,最差的就是台词,啰嗦又尴尬,最重要的是台词和人物脱轨,尤其是主角的台词。

彭于晏饰演的角色立不起来并非仅仅归咎于他演技不好这种理由,影片中用来塑造主角形象的手段一方面有一系列的动作戏,日常的训练、屋顶的奔袭、复仇的搏斗等,如果这些的着重点不在于凸显彭于晏的身材,而是认真拍出一个男人的猛与强,我相信一定会出现很多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名场面,也更能让观众对人物角色有一个更为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是台词真的是这部电影最明显的病垢,好几个人物说出来的话都让人感觉莫名其妙,人的语言体现了他的性格和品质,但电影里很多角色的语言很明显受到了刻意的编排,借人物的嘴嘲讽,不是说借作品发声不好,但每个角色的灵魂能不能支撑他说出这样的话才是关键,如果总是这样张口就来毫无铺垫,就会显得莫名其妙,甚至让人不爽。

彭于晏的角色分明很有看点,一个天赋异禀死里逃生的复仇者,艰苦磨炼一生就为等待复仇的那一刻,但张嘴闭嘴就那几句台词反反复复:“他杀我师父全家,我一定要报仇!”偶尔几句自以为幽默的段子也让人看得无比尴尬。你要让演员讲这种台词去诠释好一个人物,基本是不可能的。另一个让我不适的地方就是这部电影对于性这方面的表现真的油腻又恶俗,我不知道许晴演绎的这个角色到底想体现一个女人的什么特质,但我倒是通过这些镜头看出了导演是如何去欣赏女性的,无外乎看屁股,看沟,看她骚浪贱的表情,尤其彭于晏躺她大腿上的镜头,一定要让她露胸的意图真的明显得让人反感。

我没有看完电影就走了,我知道不少电影会因结局而升华,也许最后的几分钟将让电影死而复生,但这种类型的片子必然在前期会进行细腻的铺垫,一点一点的积累与逐渐深入的投入引导着观众走向终点。而这部片子显然不是,它让我看到的只有凌乱、烦躁、莫名其妙和导演的自以为是。很多导演都曾嘲讽过观众根本不懂电影,影评人只会哔哔,但他们也别忘了,时代在不停变换,新的电影层出不穷,观众的口味也会越来越刁,导演们引以为傲的风格情怀手法又能否跟得上观众们不断更新的审美呢?人总归要不停地反思与学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5
谈谈李天然口音问题。
彭于晏的口音,在“亨德勒状态”里是正常的。他和养父同时使用英文和中文交谈,这是站得住脚的。姜文甚至创作出一种文化相融的况味。
有些朋友指出,他的普通话没有老亨德勒来得“标准”,这是情有可原。因为他刚从美国回来,跳脱全英文环境。彭于晏使用“ABC口音”(不算是台湾腔,严格来说,应该叫台湾ABC口音,参见萧亚轩。),也是符合逻辑的。硬在这个部分挑刺,就是他的英文发音并不属于那个年代。美国在40年代讲话的方式和当代不同,是更庄重,更沉稳的。重音更强。这里可以参考俞飞鸿在饰演宋美龄使用的英文口音,也可以直接观看宋美龄本人在美国国会的演说。
彭于晏口音的奇怪之处,是在老亨死后,李天然和其它普通话使用者频繁接触,他的口音开始很不自然地模仿华北地区标准普通话。
姜文廖凡许晴三人皆是华北标准普通话,没有涉及到北方方言领域。周韵有苏浙口音(有吞字问题,不算华中标准普通话。华中地区标准普通话参见主持人华少。顺带一提,我国大陆地区演员,只要受科班的台词训练,即使不是华北人,也说华北地区标准普通话。除了几个刚出道时还行,后来越演越回去的……),但符合时代背景,里头也没说她是正统北方姑娘出生,可能有观众觉得别扭,但说得过去。
彭于晏所犯最大最大的错误,就是拙劣地模仿华北标准普通话,前中期姜文有好好把控他的说话方式。他和姜文许晴的对手戏没有怎么出差错。到了后面,李天然上房顶,跟周韵交谈,他的台湾腔就开始露出马脚。卷舌变得非常刻意,甚至有几处在不需要卷舌的地方卷舌了,特别是在钟楼那几段,错误频出。我在电影院看得冷汗连连。
出电影院后我仔细想想,其实不能说彭于晏的口音完全是错的。口音本身是个不断在变化的东西,而且极容易受周围人影响。老亨死了,彭和姜的交往开始频繁,他的口音理应受到影响。
但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李天然在口音变化阶段的表现,让人很难接受。李儿时说一口河南话,怎么去了美国后,普通话变成南方体系。我觉得这是逻辑上很难连贯的地方。
最后多嘴一句,我觉得这次邪不压正最大的问题在于剪辑。
第2个回答  2019-07-25
我觉得彭于晏演技可以啊,怎么说差呢
第3个回答  2019-07-25
彭于晏口音的奇怪之处,是在老亨死后,李天然和其它普通话使用者频繁接触,他的口音开始很不自然地模仿华北地区标准普通话。
第4个回答  2019-07-25
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演技很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