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书院,位于河南商丘睢阳区,为何却又叫“南京国子监”?

如题所述

应天府书院又名英天书院、绥阳书院、南京书院、南都书院、南京国子监,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绥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据史料记载,“县立学堂始于此”。应天府书院,原名绥阳书院,由商丘人杨古于金代后期创办。北宋中大祥和二年(1009年),宋真宗将应天书院改为官办学堂,称为应天府书院,正式授予应天府书院的称号。中大祥和七年(1014),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升格为南京,成为宋代都城。应天书院又称“南京书院”。清礼三年(1043),应天府书院升格为北宋最高学府“南京国子监”,是中国古代唯一升格为国子监的书院。


北宋的书院大都位于山中胜地,而天府书院则设在繁华的市区,人才济济。在阎舒、范仲淹的参与下,应天府书院逐渐发展成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书院的主要景点有:崇圣殿、大成殿、前讲堂、书院门、皇家图书馆、状元桥、指导员室、明伦殿、走廊室等,范仲淹的《南京书院》中有“世事依其而定”的说法。《九朝志》载:“宋兴,天下国都,从中吸取了教训。”在元代赵孟鹏所著《易学》一书中,“宋初天下有四大书院,以应天书院为首”1998年4月29日,国家邮政局在商丘举行了第一次“四大书院”邮票仪式。2015年3月13日,应天学院被列为“河南省社会科普基地”。

应天府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后金(936-947)。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分裂时期。官方学校受到损害,祥旭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中原地区出现了一批私塾,应该是天府书院的产物。当时,商丘人杨悫愿意接受教育。在赵志将军的帮助下,他创办了绥阳学堂,并聚众讲学。他死后,他的学生齐同文继续办学。它培养了宗笃、徐翔、陈翔玉、高翔贤、郭成帆等著名人物,后来成为太极的重要官员。绥阳学校逐渐形成了学术文化交流教育中心,但齐同文去世后,学校一度关闭。


中大祥和二年(公元1009年),城里的富人曹成在齐同文读书的地方投资300万黄金,盖了150间房子,收藏了1500多册书籍,招收了学生。次年,齐同文的孙子齐顺斌被聘为主治医院,曹成任助教,创办了学院。”博扬的所有生物都有很多讲座。”。他甘愿牺牲学识给官吏,而真正的宗族皇帝也会大加赞叹,“脸能玩”。他颁布了一项诏书,以表彰明堂的学者。他为明堂学者盛都写了《文集》。陈耀祖,前政治参赞,曾写过“题名”,并被命名为“应天府书院”。应天书院改为公办学校,政府拨出十公顷学田作校款。宋徽尧于1009年2月24日对书院的诏书。此后,应天书院获得了官学地位。书院在宋代被正式认定为早期的官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8

应天府书院又称应天书院、睢阳书院、南京国子监,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史载州郡置学开始于此。 应天府书院前身为“南都学舍”,是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所创办。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正式赐额为“应天府书院”。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升格为南京,成为宋朝的陪都。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应天书院改升为府学,称为“应天府书院”。

庆历三年(1043年),应天府书院改升为“南京国子监”,成为北宋最高学府之一。北宋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唯应天府书院设立于繁华闹市之中,人才辈出。随着晏殊、范仲淹等人的加入,应天府书院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成为中国古代书院中唯一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

书院内主要景点有:崇圣殿、大成殿、前讲堂、书院大门、御书楼、状元桥、教官宅、明伦堂、廊房等。应天府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代时的后晋,当时有商丘人杨悫乐于教育,在归德军将军赵直扶助下聚众讲学。

杨悫去世后,他的学生戚同文继承师业,继续办学。培养出诸如宗度、许骧、陈象舆、高象先、郭成范、王砺等后来都成为台阁重臣的著名人物。睢阳学舍逐渐形成了一个学术文化交流与教育中心,但戚同文病逝后,学校曾一度关闭。

公元1005年,宋真宗时,追念宋太祖应天顺时,开创宋朝,将发迹之处宋州(今河南商丘)改名应天府。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邑民富人曹城,在戚同文旧学之地出资三百万金,造舍150间,聚书1500余卷,广招学生,并于次年聘戚同文之孙戚舜宾为主院,以曹城为助教,复建书院。宋真宗皇帝大为嘉叹,下诏表彰,赐名“应天府书院”。

《宋会要》里载有1009年农历二月二十四日对书院赐额的这份诏书。从此,应天书院取得了官学地位。书院得到官方承认,成为宋代较早的一所官学化书院。应天府书院与曲阜文宣王庙建立较早,宋人有“州郡置学始此”之载。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应天府又升格为南京,为宋朝三京之一。应天府书院就设立在商丘的繁华闹市中。当时人称:“州郡置学始于此”,天下学校“视此而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29
应天书院,位于河南商丘睢阳区,却又叫“南京国子监”,主要是因为当时求学的人都是达官显贵吧。
第3个回答  2019-09-28
应天书院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在庆历三年时,改升为南京国子监。
第4个回答  2019-09-30
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应天书院改升为府学,称为“应天府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