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其二)这首古诗的意思。

如题所述

意思:采莲女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出水的荷花正朝着采莲女的脸庞开放。

碧罗裙芙蓉面混杂在荷花池中难以辨认,听到歌声才发觉池中有人来采莲。

出自:唐 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其二》

原诗:

采莲曲二首 其二

唐代: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芙蓉:指荷花。

扩展资料

这首诗以写意法,表现采莲女子的整体印象,诗人将采莲少女置于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少女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这首诗是王昌龄被贬龙标时所做,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七载(748)夏。有本事载,王昌龄任龙标尉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一次,王昌龄独自一人在龙标城外游玩,在东溪的荷池,见当地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深深被气所吸引,遂作《采莲曲》

王昌龄存诗181首,体裁以五古、七绝为主,题材则主要为离别、边塞、宫怨。就数量之多,体制之备,题材之广说,王昌龄的诗实不如李白、杜甫和高适、岑参,但他的诗质量很高。边塞诗可并高适、岑参而三,四杰以后,诗坛几乎没有边塞诗作。

王昌龄闺怨诗以悲天悯人的精神书写那些久闭深宫的妃殡宫人的悲情哀怨,以细腻的笔触多方面地展现她们的生活和感情世界,揭示她们在残酷的宫殡制度下所遭遇的悲惨命运,客观上批判了封建社会摧残妇女的罪恶。

这种思想倾向奠定了其作品的健康基调,洗尽六朝宫廷诗浮艳色情之污秽,有力地扭转了齐梁歌咏的不良文风另一方面,就艺术表现而言,王昌龄又发扬了六朝华美艳丽、精雕细琢的表现手法,继承了其形式美。

王昌龄的五古,基本上都写得严正肃然,高古劲健,颇有风骨。在他有生之时,就正是以这样的诗歌风格驰誉于盛唐诗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2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写的一首著名的七言绝句,主要描写了采莲少女,采莲时活泼生动的情景,凸显少女的娇俏可爱。而王昌龄本人又有七绝圣手之称,十分擅长七言绝句

原诗第一句写少女的衣服,荷叶罗裙一色裁,意思是姑娘们的罗裙散在荷叶当中,浑然一体,就好像是同一块布料上剪裁下来。莲花和少女的脸庞相映盛开,分不清哪儿是人脸,哪儿是莲花,影影绰绰,叫人想要一探究竟。这句诗明显通过映衬的手法,将景与人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不分彼此,又加以衬托,勾勒出一幅采莲少女,落入满池花叶之中的美丽景象。

而第二句又在第一句的基础上更加升华,乱入也就是混入的意思。少女们混进池中,便再也瞧不见,分不清,直到听到少女的歌声,方才察觉出人在哪儿。不仅生动地表达了少女们的活泼,娇巧,灵动的歌声也为这幅画面增添了立体观感。歌声悠扬传向远方,也拉伸了全诗的意境,让人觉得意犹未尽。一边是采莲少女们的日常劳作,即兴而歌,表达了生活无限美好。另一边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欣赏着如此美景,有惊叹欢喜,也有看不见的急切惆怅,又有听闻歌声的恍然大悟。心情一波三折,在诗人寥寥数语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不仅有趣,而且也颇值得玩味。

诗中的一些动词,比如向脸,两边开,乱入等等,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动词的妙用,的确有画龙点睛之效。画面顿时鲜活生动了起来,也赋予了人们极大的想象空间。对于我们写作而言也十分具有启发作用。想要用简洁的字和词,表达出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学习古代优秀诗词以及文言文是极好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2-18
意思:采莲女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出水的荷花正朝着采莲女的脸庞开放。
碧罗裙芙蓉面混杂在荷花池中难以辨认,听到歌声才发觉池中有人来采莲。
出自:唐 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其二》
原诗:
采莲曲二首 其二
唐代: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芙蓉:指荷花。
第3个回答  2018-10-23
译文: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6-10-30
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