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这篇文章的读书笔记怎么说,主要读列传部分

如题所述

《史记》读书笔记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他
10
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
20
岁时,从长安
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
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元封三年,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
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
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忍辱负重,继续发愤著
书,终于完成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学臣著——
《史记》,
为中国及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珍贵
的文化遗产。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此书记事上起轩辕
黄帝,
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包罗广泛,
体大思精,
全面而客观的叙述反映了中国古代三千
年左右的历史面貌。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
其中人物列传七十篇,可见历史人物在历史中的重要性。
太史公
笔下的人物有血有肉,读之常常废书而叹、沉思良久,曾国藩说读史之法,
莫妙于设身处地
,每看一处,如我便于当时之人酬酢笑语于其间,现在可以体会出精妙之处了。

单从个人来看,
伯夷似乎不值得为之立传。
可贵之处在于他能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
所
谓“窃钩者诛,
窃国者侯”,何尝不是如此?太史公则进一步认为伯夷、颜渊等的出名,皆
源于孔子的称赞,在篇末叹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
后世哉?自有他的道理,
然而很多名人名垂青史却是个人改变命运实现抱负的;
一面是社会
不可避免的世俗等级,
一面是圣贤激励人心的古语,
太史公也在天平的两端徘徊,
一般人更
是如此了。

老庄哲学虽然有些消极,但有时也可给人某些启迪。老子说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
容貌若愚。人应去除骄气多欲;庄周则以祭祀之牛比喻高官爵位,有一定的道理。

韩非子可谓洞悉人生百态。
《说难》微言大义,可贵之处在于将君主之欲归结为名、利
,并考虑到表面和内心,
几句话分析出世上大多数人的心态,
佩服之至!太史公感叹韩非为
《说难》而终不能自脱,
很多事情意思很明白,执行时却难以完成,韩非应该就是一个例子
吧。

伍子胥以一人之身,倾覆楚国,智谋韬略过人,似乎深得《说难》大义,在观察到公
子光有内志之后,敬献专诸,而后归隐山林等待时机,远见和识人眼光让人佩服之至,
但他
最终死于越王勾践离间之计。太史公总结到:
方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
?古隐忍就功名,
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这也是他自己勉励的表现,
这样去解读历史,
不禁
体会到它的宏伟壮丽内涵。

仁者爱人,
智者知人,
微言大义,
同时也体现出中国文化对“智慧”的定义与西方有很
大的不同。
孟子则生不逢时,
他的学说不重功利,
因此在环境多变的战国时代得不到君主重
任,以至太史公在篇末感叹道: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
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太史公的感慨使
我终于明白为何社会对读书人的定义总是安贫乐道,
而读书人一旦当官做商便不是真正的读
书人。实际上,也有书中自有千钟栗的说法。我不能完全同意太史公的观点。

战国四公子是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春秋战国也因有了他们而增添了不少亮色,
他们也
是后世文人君子仰慕称颂的对象。

冯爰说“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事之固然也。”并拿往来市
集的人们来作比较,让人听来不觉过多世态炎凉,反而能悟出一番人生哲理,深得大义。

赵国平原君,赵胜。
有毛遂自荐的轶事。
本人只是个风流倜傥有才气的公子,
太史公说
他不能识大局,
认为赵国四十万大军战败的原因在于他贪求上党的领地,
此话不尽然,
赵国
君臣不一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魏国信陵君,无忌。
侯嬴、
朱亥借魏国之兵救赵军的事迹非常感人,从一个侧面让人感
觉到历史的宏伟壮观。
信陵君也是真正的礼贤下士,
超过徒幕虚名的平原君,
曾率五国之兵
大败秦军,可谓后世典范。后来却受秦国反间计所谗,忧闷不得志而亡。

蔺相如是战国时代难得的贤臣,
智勇兼备,为人谦让,对大事又有不可侵犯之仪度,是我
学习的榜样。他主动避让廉颇,
并对秦王和廉颇做了简单对比,让廉颇听后大为惭愧,
以致
负荆请罪,传为千秋佳话。将相如此配合,国家之幸!

屈原、贾生都为身怀奇才大略却不能为世俗所容。然而,在中国历史上同样有很多能

人志士,才学、仕宦并举,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建功立业。所以,他们的不幸遭遇不仅与时
代环境有关,
也和自身性格、
心态有很大关系。
司马迁其实是将这两人作为同病相怜的知己
,他感叹以屈原之才,能被任一国家所接纳,何不一试身手?又感叹《鵩鸟赋》中淡薄名利
得失的意境,难道说这不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吗?

李斯的经历非常值得我去学习借鉴。他是历史上很多名人的一个缩影,特别之处在于
他的两句感叹。第一句是他任秦相,儿子任三川守,百官朝贺的鼎盛时期,曰:“物禁太盛
,今天可谓人臣之极,物极而衰,不知那一天什么时候会到来?”第二句是被赵高诬陷,族
灭三族之前,与儿子相抱,痛哭流涕:“儿子,
今后就是想和你牵着黄狗去东门追逐小兔子
的事情都不可能再有了!”

我想,
这两句话是每个人都应引以为戒的。世间功名利禄,不可过于强求,人生最重要
的是幸福感,
应当将物质利益和精神状态很好地结合起来,
不能一味贪求,
曾国藩在这方面
做的很好。

《史记》可谓是我国文学作品的瑰宝,它的价值巨大,真乃“史家之绝唱,无韵之《
离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