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涉密会议应采取哪些主要保密措施

如题所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

第二十七条 举办会议或者其他活动涉及国家秘密的,主办单位应当采取下列保密措施:

(一)根据会议、活动的内容确定密级,制定保密方案,限定参加人员范围;

(二)使用符合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的场所、设施、设备;

(三)按照国家保密规定管理国家秘密载体;

(四)对参加人员提出具体保密要求。

第二十八条 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国家秘密载体制作、复制、维修、销毁,涉密信息系统集成或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等涉及国家秘密的业务(以下简称涉密业务),应当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保密审查。保密审查不合格的,不得从事涉密业务。

第二十九条 从事涉密业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成立3年以上的法人,无违法犯罪记录;

(二)从事涉密业务的人员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三)保密制度完善,有专门的机构或者人员负责保密工作;

(四)用于涉密业务的场所、设施、设备符合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

(五)具有从事涉密业务的专业能力;

(六)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三十条 涉密人员的分类管理、任(聘)用审查、脱密期管理、权益保障等具体办法,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制定。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

第三十九条 机关、单位发生泄露国家秘密案件不按照规定报告或者未采取补救措施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条 在保密检查或者泄露国家秘密案件查处中,有关机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拒不配合,弄虚作假,隐匿、销毁证据,或者以其他方式逃避、妨碍保密检查或者泄露国家秘密案件查处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协助机关、单位逃避、妨碍保密检查或者泄露国家秘密案件查处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四十一条 经保密审查合格的企业事业单位违反保密管理规定的,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或者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暂停涉密业务;情节严重的,停止涉密业务。

第四十二条 涉密信息系统未按照规定进行检测评估和审查而投入使用的,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建议有关机关、单位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三条 机关、单位委托未经保密审查的单位从事涉密业务的,由有关机关、单位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未经保密审查的单位从事涉密业务的,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有违法所得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

第四十四条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未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1
会议保密
公司的各种会议,往往涉及不同程度的公司秘密。会议保密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公司的效益、生存和发展。因此,对会议的保密必须十分重视。
1、涉密会议的提前保密准备。为确保公司秘密的安全,涉密会议的组织者,会前必须认真进行保密准备工作。首先,对会议的秘密程度要进行恰当的评估。评估主要以会议内容涉及的密级为标准,涉及公司核心秘密的会议是绝密会议,涉及公司重要秘密的会议是机密会议,涉及公司一般秘密的会议是普通秘密会议。其次,制定好会议保密计划和措施。主要包括:与会者的资格审查,会议期间的行动限制,会议期间的通信管理,会议文件和会议精神的传达要求等内容。第三,对会场进行安全检查。安全可靠的会场是开好涉密会议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在会前要精心选择并细心勘查会场,必要时可设置警卫人员。要加强会前印制的各种文件资料的保密管理。
2、涉密会议期间的保密管理。会议期间的保密管理,主要抓好以下三项工作:首先,对与会者进行保密教育,包括保密意识、保密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教育,让与会人员树立起高度的保密责任意识,自觉地保守公司的秘密。其次,严格保密纪律,做到不该说的不说,不该看的不看,不该问的不问,不带无关人员进入会场,不随意向外泄漏会议内容,不随意复制、抄录会议文件,会议明确规定不记录的不得私自记录,不在私人电话或非保密电话中谈论会议内容,不在非保密场所阅读会议文件或谈论会议内容,不擅自携带会议文件外出,新闻单位未经批准不得进入会议场所进行采访或报道。第三,运用先进的保密技术,主要是反窃听技术,反偷拍技术,防微机辐射技术,防电话串音技术等等。
3、涉密会议精神的传达要求。传达涉密会议精神,应根据会议的精神和规定的传达范围,在有保密条件的地方进行。没有传达任务的内容不得传达,要求传达的内容不得擅自扩大传达范围。
(三)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保密管理
办公自动化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已经普及,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为单位的保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各种通过办公设备泄密和窃密的事件屡有发生。如何加强办公自动化设备的管理,已成为公司日常工作中保密工作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1、复印机的使用和管理。使用复印机复印秘密载体要严格履行审批和登记手续,注明复印单位。绝密载体和标明不准复印的秘密载体,一般不准复印,确因工作需要复印时,须经制发单位同意,公司领导批准。复印机应实行专人管理。凡有复印机的单位,都要根据本单位的特点制定相应的使用、管理和维护方法,落实安全保密措施。管理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准私自生产、复制、保存秘密载体和传播、泄露秘密内容。
2、计算机的使用和管理。对计算机、软件、互联网络及操作人员的管理,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计算机在使用之前一定要经过安全部门的检查,确定无问题后方可使用。涉密计算机必须放置在由安全保密措施的工作场所内,采取防信息泄露的屏蔽或者干扰措施,并指定专人管理。涉密计算机的维修、改装,要派专人到指定的地点去维修。维修、改装前应当删除机内涉密信息,无法删除的要派人监修。第二,建立计算机互联网络,保密措施必须列入网络设计方案,联网计算机终端中的秘密信息必须加密。涉密计算机严禁接入国际互联网和其他社会网络。第三,淘汰或者报废涉密计算机,必须彻底消除机内涉密信息。淘汰或报废的软盘应当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粉碎性销毁。
3、传真机的使用和管理。使用传真机传送一般秘密文件应有部门经理批准,传送机密以上的文件,必须有公司的主管领导批准。传送秘密文件时,必须使用密码传真机。
总之,在公司的日常工作中,在“三机”的管理和使用中,每一个员工都要牢固树立保密意识,严格依照公司的保密规章制度办事,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泄漏事故的发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11-25
1、严禁携带手机、DV、相机等任何具有录音、录像功能的设备。
2、局部屏蔽手机和无线电信号。
3、可以使用手提检查仪(类似于机场安检),检测参会人员是否携带不应携带的物品。
4、签订保密协议,对泄密者重罚。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6-25
重要涉密会应该对参会人员,涉密载体,信息设备,会议设备,会议场所,服务人员和新闻宣传等等都实施保密管理。
第4个回答  2012-10-23
(一)涉密会议的主办、承办部门和与会人员,为秘密会议提供服务的单位及有关人员,均应遵守本规定。
(二)涉密会议主办部门负责选择安全、可靠、具备保密条件的会议场所。
因会议规模较大,确需在营业性宾馆、饭店举办涉密会议的,应当选择市政府保密工作部门推荐的会议场所。
(三)主办涉密会议的部门应当明确规定参加涉密会议人员的范围和条件,并制发会议证件或指定入场证件,开会时凭证入场。
(四)对会议使用的国家秘密文件、资料,会议主办部门应当采取下列保密措施:
1. 按规定标明密级、保密期限和编号;
2. 分发会议文件、资料要履行签收手续或登记分发范围;
3. 绝密级的文件、资料,休会期间应由专人集中管理,并在具有安全保障的设施中存放;
4. 及时收回会议文件,按文件销毁规定办理销毁手续;
5. 发给与会单位的文件,按递送国家秘密文件的规定办理。
(五)涉密会议期间使用的办公设备,应采取安全保密措施。
与会人员不得擅自摘抄、复制会议文件、资料。
经涉密会议主办部门同意的录音、录象,记录本、笔记本的管理,按同等密级对待。
(六)涉密会议不得使用无线话筒。会场内移动电话、对讲机等无线通信工具必须关闭。未经许可不得携带录音、摄像等器材进入会场。
(七)新闻单位采访涉密会议及与会人员,必须经会议主办单位批准。宣传报道涉密会议应当遵守《新闻出版保密规定》。
(八)涉密会议休会或结束时,会议工作人员应清查会议场所,清点文件、资料;与会人员离开驻地后,会议工作人员应及时对驻地进行清查。
(九)涉密会议内容的传达,应当严格按照会议主办部门规定的范围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