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有哪些感冒时常见的中药药方吗?

如题所述

‍‍

中药好,还是西药好?这是一个一直被争议的话题,如今,市场上卖的西药多半含有各种化学成分,抗生素。对我们的身体都是非常有害的。中医中药不仅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而且具有良好的抗病毒作用。若正确使用,不仅可以获得良好治疗效果,而且可以达到防治结合、增进机体免疫的作用。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常见的感冒时的中药药方。

感冒发作时

一般地,感冒早期多属于风寒外感,大多表现怕冷重、发热轻,头痛身痛,鼻塞流涕,咽痛,轻度咳嗽等。

此时,可以采用荆防达表汤(药如荆芥、防风、苏叶、生姜、葱头、橘红、杏仁、赤苓)治疗,冬季感寒较重者可以选用麻黄汤(药如麻黄、桂枝、杏仁、甘草)治疗;

寒湿郁热者可以选用九味羌活汤(药如羌活、防风、细辛、白芷、苍术、川芎、黄芩等)治疗;

而对于风热感冒,表现发热较重(多可超过38.5°),轻度怕冷,口渴,咽喉干痛,咳嗽等症时,可以采用银翘散(药如银花、连翘、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芥穗、淡豆豉、牛蒡子)治疗;

如果怕冷渐轻,身热增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咽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者,可选用柴葛解肌汤(药如柴胡、葛根、黄芩、羌活、白芷、白芍、桔梗、甘草);

恶寒、发热、咳嗽、口渴可选用麻杏石甘汤(药如麻黄、杏仁、石膏、甘草);

胃肠型感冒夹湿者可以选用藿香正气散(药如藿香、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厚朴、姜汁炙,苦桔梗、炙甘草、大腹皮、陈皮)治疗;

而对于老年人、小孩虚体感冒,往往可以出现气虚的症状,此时可以选用益气解表的方法治疗,代表处方如人参败毒散(药如人参、甘草、茯苓、川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枳壳、桔梗、生姜、薄荷)、参苏饮(药如人参、半夏、茯苓、陈皮、甘草、枳壳、葛根、紫苏、前胡、木香、桔梗、生姜、大枣)等;

对于原有各种慢性疾病不慎感冒者,应该分别气、血、阴、阳亏虚的不同情况分别对症治疗,往往可以获得满意疗效的。

预防感冒

遵循中医“治未病”的预防思想,以上人群可以结合眼下时令特点,采用药膳食疗方未病先防,则可避免感冒的发生。

对于老年人、小孩由于体质薄弱,易于感风受寒感冒,因此可以选用以下药膳进行对症预防。

(1)黄芪防风防感茶:

取黄芪30克、防风10克、鲜生姜5克,洗净晾干,置于开水杯中用滚开水浸泡30分钟,分次当茶饮用,具有益气祛风防感作用;

(2)党参苏叶粥:

取党参30克、苏叶10克、生姜10克,洗净用纱布包扎,与粳米200克一起熬煮成粥,去除药袋,即可食用,日服2次,具有益气祛风、散寒防感作用。

对于原有各种慢性虚弱疾病者,由于脏腑功能薄弱,在冬季易于感寒发作,此时应该积极采用以下药膳预防。

(1)黄芪荆芥茶:

取黄芪30克、荆芥10克、鲜生姜10克,洗净晾干,置于开水杯中用滚开水浸泡30分钟,加上红糖适量、调匀,分次当茶饮用,具有补益肺气、祛风防感作用,适宜于肺气亏虚之人预防;

(2)黄精党参粥:

取黄精40克、党参30克、鲜生姜10克、红枣10克,洗净用纱布包扎,与粳米200克一起熬煮成粥,去除药袋,即可食用,日服2次,具有补益脾气、散寒防感作用,适宜于脾气虚之人预防;

(3)白芷苏叶生姜饮:

取白芷10克、苏叶15克、鲜生姜20克,洗净晾干,置于开水杯中用滚开水浸泡30分钟,加上红糖适量、调匀,分次当茶饮用,具有温胃散寒、和胃止吐作用,适宜于平素胃气虚寒、易于受凉上吐下泻的胃肠型感冒人群预防;

(4)对于既有内火、又有体虚易感之人群,就应选用既补虚、又防补而上火的性平药膳进行调养预防,比如这类人群可以选用太子参苏叶玉竹红景天炖茶:

取太子参30克、苏叶10克、玉竹15克、红景天30克,洗净晾干,置于开水杯中用滚开水浸泡30分钟,加上红糖适量、调匀,分次当茶饮用,具有气阴双补、强壮体质、祛风防感作用,适宜于内火素旺而体虚易感人群预防。

当然,春寒时节上述人群要随时注意气候变化,不要去人口密集的地方,居室更要保持经常通风,并保证良好睡眠,避免过度疲劳等对于预防患感也很重要。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13
‍‍感冒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又被称为最难治愈的疾病。我崇尚古人说过的一句话,“疾虽久尤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二十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患了流感的病人在服用了我给他开的“桂附地黄丸”后,竟然在数小时后感冒症状大为减轻,从此,我开始了应用“桂附地黄丸”治疗感冒的研究。近十余年来,我又在服用“桂附地黄丸”的基础上加服“三黄片”,更显著地提高了感冒的治疗效果。
“桂附地黄丸”和“三黄片”均属中成药类非处方药(OTC),全国各地不同品牌的中药企业都有生产,一般药店均有销售。剂型上,“桂附地黄丸”有水蜜丸和大蜜丸两种;“三黄片”只有片剂。
感冒时两种药可按其说明书的常规剂量加倍服用。一般在感冒的初期,每3-4小时一次,一天至少服用三次;病情稳定后可每天服2次,早晚各一次。
“桂附地黄丸”的服用剂量:水密丸,如果常规剂量是每次30粒(不同的品牌标注的剂量可能不一样),感冒时则每次40-60粒左右;大蜜丸:一般常规剂量是每次1丸,感冒时可每次2丸。
“三黄片”的常规剂量:每次4片,感冒时则可以服用8-12片左右。“三黄片”有比较明显的通便作用,服用后一般在5 小时左右出现腹泻的情况,腹泻时会有不同程度的腹痛症状,属正常现象,一般泻后即安。出现腹泻后可减量服用,以每天大便次数不超过3次为宜,超过则减量。‍‍
第2个回答  2018-01-13
‍‍治风寒感冒民间偏方一
人参+苏叶+葛根+前胡+半夏+茯苓+陈皮+甘草+桔梗+枳壳+木香+生姜+大枣,用水煎服,主治感冒、咳嗽、痰多。
治风寒感冒民间偏方二
糯米+生姜+葱白+食醋,煮粥,主治感冒、全身疼、怕寒。
治风寒感冒民间偏方三
板兰根+银花+连翘+荆芥+甘草+桔梗+杏仁+锦灯笼+山豆,加水煎服,主治风热感冒、咽喉疼痛。
治风寒感冒民间偏方四
鸡蛋+冰糖,开水冲服,主治风寒感冒、发冷、咳嗽。
治风寒感冒民间偏方五
白萝卜,榨汁滴入鼻中,主治感冒头痛。
治风寒感冒民间偏方六
西瓜+番茄,榨汁,主治夏季感冒、食欲不振。
治风寒感冒民间偏方七
绿豆+绿茶+冰糖,开水冲服,主治流行性感冒、咳嗽、咽喉疼痛。
治风寒感冒民间偏方八
干白菜根+红特+姜,开水冲服,主治风寒感冒。
治风寒感冒民间偏方九
鱼腥草+蜂蜜,榨汁,主治感冒、发烧、咳嗽、咽喉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