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是何时发明的

如题所述

馒头的起源要追溯到三国时代。据《诚斋杂记》载“孔明征孟获。人曰:蛮地多邪,用人首祭神,则出兵利。孔明杂以羊豕之内,以面包之,以像人头。此为馒头之始。”又据明朝郎瑛所撰《七修类移》说:“馒头本名蛮头。”当年诸葛亮亲自率兵征伐割据于云、贵一带称霸的孟获,七擒七纵。叛乱既平,凯旋回师至泸水时,忽然间狂风急浪,兵难以渡。当地人告诉诸葛亮,说是“猖神”兴风作浪,要用七七四十九个人头及白羊、黑牛祭祀,才能平息风浪。诸葛亮不忍用人头来祭泸水,便“偷换内容”而“迁就形式”,有了这桩机巧的发明创造以祭“鬼神”。

诸葛亮始创的馒头,毕竟须夹入牛、羊肉馅,工序复杂且花费较多,后人将做馅的工序省去,就成了仿天人们俗称的“馒头”。而有馅的则被称为“包子”。

还有一种面食,叫“开花馒头”。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夺取了天下。在大摆庆功宴时,朱元璋点了一道点心,要吃“白银如意”。御厨不知怎么做才好,只有皇后马娘娘心领神会。原来马娘娘是洛阳东乡马家庄马员外家的大小姐,她同当时在家当杂工的朱元璋海誓山盟,私订终身。朱元璋经常帮助厨房烧火,而马员外的家厨有一款拿手的蒸面食便叫“白银如意”,是用发酵的面粉和碱水揉匀,去掉酸味再掺上白糖急火蒸熟的,状如花朵开瓣。马娘娘熟知朱元璋的生活习惯,便传旨御厨,授以方法,立即做出“白银如意”。众人吃后,赞不绝口。据说此种面食代代相传,到清末慈禧太后专权时,每日的早点还离不开“白银如意”呢,后来,传到民间,老百姓为顺口,改叫“开花馒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0-21
馒头的由来:

据古书记载:当年诸葛亮出兵讨伐孟获,他带领军队到达泸水旁时,只见波涛汹涌,十分险恶。当地的老乡们说,必须用人头祭供河神,才能渡过,否则将会船翻人淹,没有一个能活着过河的。这当然是迷信鬼神,吓唬人的话。但是诸葛亮也不能不入乡随俗听从它,但他又不肯枉害人命。于是他便想出一个代替的办法,用面粉裹着猪羊肉,做成人头的样子,画上眼睛、鼻子、嘴,假冒人头去祭供河神。因为瞒住了河神,所以人们当时就叫它“瞒头”。后来日子久了,人们把“瞒”字改成了“馒”字,馒头也成为我国传统的食品了。蒸馍
第2个回答  2006-10-21
诸葛亮发明馒头

馒头的称谓,今天仍很混乱,如北方无馅的,有称作‘卷子',也有称作‘包子'的。南方有馅的,有称作‘面兜子'、‘汤包'的。不管有馅无馅的馒头,都距诸葛亮当初创制的馒头相去甚远。相传馒头是诸葛亮所创。诸葛武侯出征孟获,当时蛮地讲究邪术,以人头祭祀,能获神助,诸葛亮不肯滥杀无辜,命厨宰牛马和面为剂,塑成假人头,眉目皆俱,内以牛羊肉代之,所以馒头本名‘蛮头'。自诸葛亮以馒头代替人头祭泸水之后,馒头成为宴会祭祀的陈设。晋以后,有一段时间,古人把馒头称作‘饼'。唐以后,馒头的形态变小,有称作‘玉柱'、‘灌浆'的。宋时馒头成为太学生经常食用的点心。馒头成为食用点心后,就不再是人的形态。因为其中有馅,于是就又称作‘包子'。唐宋后,馒头也有无馅的。不管有馅无馅,馒头一直担负祭供之用。至清代,馒头的称谓出现分类:北方人称无馅的为馒头,有馅的为包子,而南方则称有馅的为馒头,无馅的也有称作‘大包子'。清代馒头有名者,扬州小馒头。《调鼎集》记载:‘作馒头如胡桃大,笼蒸熟用之,每箸可夹一双,亦扬州物也。扬州发酵最佳,手捺之不盈半寸,放松乃高如杯碗。'《随园食单》论‘千层馒头':‘杨家馒头,其白如雪,揭之如有千层,金陵人不能也。其法扬州得半,常州、无锡亦得其半。
第3个回答  2006-10-21
传说是诸葛亮七败孟获的时候发明的,
第4个回答  2006-10-21
诸葛亮, 据传,三国时候,诸葛亮辅佐刘备攻下四川建立了蜀国,要下曹操和孙权争夺天下。然而,蜀国南边的南蛮”洞主孟获总是不断来袭骚扰,使得蜀国不能专心对付魏吴。为了解决后顾之忧,诸葛亮就亲自带领蜀国军队去征伐孟获。蜀国军队向南进攻要渡过泸水。那时,泸水一带人烟稀小,瘴气很重且泸水有毒。于是,诸葛亮的部下就有人提出一个迷信的主意杀掉一些南蛮”的俘虏,用他们的头颅去祭祀泸水的河神。但是,诸葛亮不答应用此方法,而主张以仁义来收取孟获。为了鼓舞士气,诸葛亮想出了一个办法用军中所带的面粉和成面泥,把捏成人头模样的蛮头”蒸制而成,用以祭祀泸水的河神。此后,这种面食就流传下来,并传到北方。但是称为蛮头”实在太吓人,人们就用馒”字换下了蛮”字,写作馒头”。久而久之,馒头就成了盛产麦面的北方人的主要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