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五服”指的是什么?“五服”制度是什么样的制度?

如题所述

古代的“五服”指的是什么?

“五服”所指的丧服制度。古人死后,其亲属都来吊唁。然而,对于服丧时穿的衣服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基于人和死者的不同关系而定,按照这个标准,可以依次把他们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也就是五服。它规定了人们在服丧时应该穿的衣服,别人一看衣服就能明白他和死者的关系。

“五服”制度是什么样的制度?

1.五服是一个由父系家族组成的中国古代社会,其中以宗族为重。他们的亲属包括高祖以下的男性后裔及其配偶,即从高祖到玄孙的九代人,通常称为本氏族的九族。“五服论”是指根据远近亲疏,以天子为核心,画出五个同心圆。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成为滇服,天子周围建立的民族都是侯服。侯服之外,是隋服或客服,之外,是要服和野服。符合五服论的制度是贡品,根据亲疏远近,频率差别很大,甸服每日朝贡,侯服按月,绥服按季度,要服按年,而荒服则只朝贡一次。

2.在古代,统治阶级等官员上法庭,会根据职位穿不同的衣服,就像我们会根据职位穿不同的工作服一样。五服在古代也指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统治阶级的服装样式。

3.在官方对“五服”的解释中,“五服”指的是古代的丧服制度。如果与死者是至亲,死者去世时可以穿丧服,而“至亲者穿重衣,疏者穿轻衣,依次递减”。在“五服”范围内,这五件丧服代表的是亲戚朋友之间的关系。当然,各地遗留下来的传统也不尽相同。也许有的地方是这样算的,有的地方是另一种方式算的。但是,无论计算上的差异有多大,五种服饰的起源总是一样的,都诞生于古代的丧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30

五服制度指的是丧葬制度,又因为不同血缘亲疏的人穿着不一样的丧服而被称为丧服制度,它的形成遵循并融合了传统儒家的礼法思想。

穿着丧服不仅代表了一个人对于逝者的悼念之情,更寄托以或浓或浅的哀思,而穿着不同的丧服就可以让人对逝者的血缘亲疏关系一目了然。

简介

具体的五服制度其实指的是五种不同等级的丧服,它们分别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这五种丧服的区别主要有三点:布料、做工以及穿着时间,就拿斩衰来说,它的布料就是生粗麻布,在量体裁衣时必须要用刀来斩断布料,不能用剪刀,因此被称为“斩衰”,这种麻衣制作粗糙有毛边,是给与逝者关系最亲密的人穿的。

根据记载,斩衰一般用于子女、夫妻和君臣,不过有一种特例就是父亲为嫡长子服斩衰,这也是因为嫡长子的地位特殊。简单来说,古人认为,越没有心思去打理自己的衣着容貌的人就越悲痛,穿的麻衣布料越差,做工就越粗糙,穿着时间也越久。这五种丧服虽然等级不同,但都是麻衣,所谓披麻戴孝就是如此。

第2个回答  2022-06-07
指的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称为五服制。“五服” ,即以丧服为标志表示亲属间血缘亲疏及尊卑,共分五等。
第3个回答  2022-06-07
五服,是由父系家族组成的中国古代社会,以父宗为重。其亲属范围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后裔及其配偶,即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代,通常称为本宗九族“五服论”则指以天子为核心根据距离和亲疏画五个同心圆,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成为甸服,环绕天子建立起来的列国为侯服,侯服之外为绥服或宾服,其外是要服和荒服。与五服论相匹配的制度为朝贡,其频率根据亲密程度而大有区别,甸服每日朝贡,侯服按月,绥服按季度,要服按年,而荒服则只朝贡一次。
第4个回答  2022-06-07
古代的五服指的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服制度是由于古代有连坐制度,表示了这个人与你的血缘关系的远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