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如题所述

正月十五夜,月明圆圆,普天同庆,人们给予了月亮太多的期盼,趁着龙灯劲舞,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吃汤圆,汤圆形状和天上的明月相似,象征团团圆圆,和睦相处。大家围坐在一起,每人端碗热气腾腾的汤圆,既是幸福的热气,也是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盼。

无论是观灯,猜灯谜,舞龙灯还是吃汤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传统都是这个民族的宝贵财富,它代表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向往美好明天的殷切憧憬。当华灯散去,脚踏实地的努力永远是我们孜孜不倦追求美好的不懈动力。元宵佳节寄托了太多了美好愿望和追求幸福,而“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1
自古以来,由于春瘟多发,战胜疫情与欢庆丰收同等重要,并逐渐在传统节日中积淀下来,潜隐在民俗活动之中,以若隐若现的文化符号警示对瘟疫的提防,并使紧张的防疫心理借助春节的欢快氛围而得到缓解。在这些节日当中,每年的元夕灯火点画出天人合一、国泰民安的盛世欢乐景象,则寄托着人寿年丰、去病除疫的永恒心愿。可以说,免疫无病是元宵节俗中的又一重要主题。

传统节日民俗中藏有除疫警戒

夏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作“上元节”“元夕节”“灯节”,南京人还称它为“小年”,作为过年周期中的高潮,本是一个普天同庆、举国若狂的传统节日。是夕,万灯竞放,游人如织,锣鼓喧闹,火树银花,人们在户外尽兴赏玩,乐而忘寐。不仅都市里灯如星雨,灯棚处处,龙灯花鼓,应接不暇,乡村中也家家竖杆挂灯,田间孩童们烧火逗乐,野地里妇女们通宵走桥漫游,乡民们在月光下立表测影,以验除饥疫、迎丰年。元夕灯火点画出天人合一、国泰民安的盛世欢乐景象,寄托着人寿年丰、去病除疫的永恒心愿,成为中华传统节日中的狂欢节。

今年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严峻,大家都宅在家中参加抗疫战斗,虽缺少了往常的节日喧闹,但多了不少冷静的思考。其实,自古以来,冬春之交常有疫情发生,古人把辟瘟除疫的警戒已化入了节日民俗之中,让我们在过年的喜庆氛围中仍能感受到防疫的长鸣警钟和藐视疫病的乐观情怀。

古人在拜年礼俗中以自我隔离躲避瘟疫

传统过年的周期是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送灶日到正月十八的落灯日,其中最重要的三天为除夕、元日和元宵节,而就在这三天的年俗活动中,除了喜庆、欢腾,也见有不少辟瘟除疫的事象,旨在告诫不可在丰足之时乐而忘蜀。

除夜的大傩以狰狞的面具神来驱除疫鬼,后演变成傩舞、傩戏之类的乐神娱人的表演。除夕风俗的主题为辟阴,阴气即“鬼祟”,也就是“疫鬼”。《说文》释“鬼”为“阴气贼害”,而病毒、细菌之类以潜行贼害的方式传播瘟疫,使人患病,因此被称作“疫鬼”。我国以傩逐疫的活动在周代已经产生,《周礼·夏官》载:傩神方相氏“展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吏而时傩,以索室驱疫。”可见,“驱疫”是傩文化存在的主要动因。

除夕年夜饭上素有饮“屠苏酒”的风俗,这酒被称作“轩辕黄帝神方”,它用大黄、蜀椒、桔梗、桂心、防风、白术、虎杖和乌头八味中药泡制,故又称作“八神散”,其功用在于“合家饮之,不病瘟疫”。至于“屠苏”的含义,宋代道士孙真人曰:“屠者,言其屠绝鬼气;苏者,言其苏醒人魂。”古人还将屠苏酒饮后的药渣滓“悬于中门,以辟瘟气。”

此外,除夕在自家户外掘坑烧柴的“庭燎”之俗,翻转小儿鞋子使其鞋底朝天,以不让鬼鸟“夜行女”滴血鞋中以害儿患病的做法,以及贴门神、钟馗、春联,放爆竹、发压岁钱、守岁等习俗,也都有驱疫鬼、辟阴气的取义。

大年初一是新年,各户闭门止步,宅居家中,敬祖祀先;初二拜自家的长辈,仅女婿上门拜年;到初三才外出给其他非直系的亲属和友人等拜年。这一拜年礼俗的安排,也许也保留着以自我隔离躲避瘟疫的记忆,以及表现疫期结束后相互问候的关怀。

明代时正月初一南京人家多在门户上贴画雄鸡为装饰,此俗其实在南朝时即已见之著录。为何贴画雄鸡而不是门神呢?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正月一日贴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于旁,百鬼畏之。”这畏退的“百鬼”,即指各类疫鬼。因鸡为“积阳”之象,俗信鸡、日相感,鸡鸣则日出,阳出则阴退,故鸡被赋予了辟阴气、除疫鬼的神能。

免疫无病是元宵节俗中又一重要主题

元夕是万人空巷的狂欢之夜,其民俗活动中亦留有驱除疫病的遗痕。在都市里,处处灯山光海,观灯者、闹春人络绎不绝,箫鼓之音、烟花爆竹之声远近相闻,街上的巡游表演有舞龙灯、舞狮子、荡湖船、打莲湘、舞蚌精、踩高跷、耍旗杆、挑花篮、提灯队、火把队,等等。由于元宵节是过年期间放灯的“正灯日”,到处可见各式灯笼和灯彩。初八上灯日是祭顺星,正月十五则祭太乙星君,这时人们会“以纸蘸油”,燃灯一百零八盏而祭之,并以灯照门户、堂屋、灶台、井栏等处,以“辟除不祥”。儿童们提着花灯照屋角、床下、橱柜背后等阴暗之处,叫做“照虚耗”,即驱逐使人生病和穷困的“虚耗之鬼”。

在乡村中,元夕也是不眠之夜。妇女们聚集起来通宵在野田漫游,叫做“走三桥”。在走桥的途中,她们往往把家中旧的熬药瓦罐带出来,并摔碎在路上,以祈来年健康,不需吃药。这一风俗在明代传入南京之后,变成了正月十六上城头“走百病”的风俗。免疫无病成了元宵节俗中的又一重要主题。儿童们则在元宵节的夜晚聚集在田里玩“放烧火”。他们把预先准备的草把、草包、秃帚、刷锅帚、捆绑好的小树枝、小竹枝等易燃物点燃后,不断扔向天空,边扔边念着童谣:“火把火把琉璃灯,一棵秫秫打半升。火把火把琉璃灯,毛虫土狗全死光!”清代李联琇《元夕》诗云:“村墟元夕走儿童,雪月光连炬火红。听唱棉铃如盏大,喧声万井捉毛虫。”这除了是为年丰而除虫,当也隐含了为人寿而以火逐疫的成分。

在乡村旧时还有元夕立表占月影判年成的卜戏。据唐代韩鄂《四时纂要》“正月”条载:“十五夜月中时,立表七尺,影得一丈、九尺、八尺,并涝而多雨;七尺,善……二尺,大旱;一尺,大病、大饥。”这一农事占验不只是表现对农作的关心,也涉及对疫病的提防,具有劝农重时,退避饥疫的双重作用。

古人掌握了消毒法、隔离法等多种防疫手段

由于春瘟多发,战胜疫情与欢庆丰收同等重要,它便逐渐在传统节日中积淀下来,潜隐在民俗活动之中,以若隐若现的文化符号警示对瘟疫的提防,并使紧张的防疫心理借助春节的欢快氛围而得到缓解。

从民俗史的角度看,借助节日文化而抗疫的战斗和戒备,到端午节将全部结束,端午节的辟瘟逐疫主题比祈雨求穰、追祭英雄更有普遍的实在意义。端午节时,人们把消毒法、隔离法、日灸法、烟熏法、符咒法、火烧法等防疫手段用各种民俗方式作了一次总结性的演示,表示抗疫的胜利结束,重返正常的生产与生活。

不论是过年,还是端午,从中都可看到先人对疫情的警示与防控,其中当今对我们最有益的启示就在于:不惧瘟疫,积极防控,警钟长鸣,乐观自信!这也体现了中华传统节日的永恒价值。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3-07
元宵,是上一个年的结束,这一个年的开始。同时,元宵定在15日,也是借皎洁神圣的圆月表达团团圆圆的这种期盼。而且,元宵,音同愿消,寓意今年一定能把所有的愿望都消灭掉,变成现实。
个人理解,望采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6-05
元宵,是上一个年的结束,这一个年的开始。同时,元宵定在15日,也是借皎洁神圣的圆月表达团团圆圆的这种期盼。而且,元宵,音同愿消,寓意今年一定能把所有的愿望都消灭掉,变成现实。
个人理解,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