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苏镇的乡镇概况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1

来苏镇地势平坦、日照充足,气候宜人,境内物产丰富,面积9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41公顷,下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其中的白果树村是较富裕的一个村,简称白果村,该村由10个社组成,而它的中心是白果7社,最初的村委会就在此,此处有空井,特别深,井在悠久的来苏河畔,水甜而可口,它被称为观音井,而后来的村乡合并是也以观音井命名,其总部也在此,不过修得相当豪华,在整个镇得村中应该是最好的,观音井村交通相当便利,有省道永川至宝峰,永川至王坪,永川至来苏穿过此境,还有2008年修的来苏镇至青峰镇的省道,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风景相当宜人,这张图片就是观音井村的风景图,地势平坦,总人口5.6万余人。全镇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5亿元,人均纯收入3665元。来苏镇旅游资源丰富,有古“昌州八景”之一的梳妆台、“永川水缸”之称的关门山水库、造型宏伟的革命水库、保存完好的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以及文物价值极高的明代古塔。工业经济初具规模,形成以制鞋业、食品加工业为支柱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
农业产业特色突出,仔猪、蚕桑、再生稻是来苏的“农业三绝”。第三产业发达,市场辐射面广,有仔猪、百货等专业市场,力争打造成永川的二级商圈,使之成为永川与泸州小商品贸易的中转站和西南仔猪集散地。关门山水库距离来苏镇10分钟车程,在尖山下面,山的西面是朝上。来苏到关门山于2010年修了水泥路,适合于骑车的爱好者骑车玩,从永川骑到关门山。关门山水库的水特别清澈,水库上有吊桥一座,水下鱼儿特别多,不是在水面溪戏。基本上永川区的自来水都是发源于关门山这。
来苏资源富足,基础设施齐备。集镇面积125万平方米,集镇人口1.2万人,城市化率21.1%。水资源充沛,有关门山水库、革命水库等中型水库,是确保永川城区供水的“天然水缸”。永川市供电局松林坡供电站坐落在辖区,有220KV和35KV变电站各1所,电力供应充足。全面开通了程控电话、闭路电视、宽带网,各类信息资讯传递快捷。
伴随着经济提速发展,来苏镇各型社会事业也取得了突出成绩。辖区中、小学各项指标名列全市乡镇前茅,素质教育硕果累累。腰鼓、扇舞、街舞、民间乐队等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社日活动”远近闻名,成为一道充满时代气息的风景线,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等众多媒体相继报道。与“社日活动”齐名的还有正月十五的元宵烟花节,成为宣传永川、推介来苏的重要载体。
来苏镇交通便捷,离永川城区只有15公里,距重庆(成渝高速公路)84公里,有二级水泥路和三级油路横贯全境;与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毗邻,是川渝交汇的重要通道和走廊。 来苏镇狠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精神,确保任务圆满完成,石和乡强化措施快速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一是强化领导。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领导挂钩责任制,每个村由两名副职领导负责,镇主要领导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村进行检查。
二是强化队伍。组织乡村社全体干部参与,并及时对工作人员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知识培训,让工作人员“吃透”政策。在坚持农民自愿原则的前提下,工作组深入农户进行耐心细致的工作,消除农民思想观念中存在的种种顾虑,全面引导群众积极“参合”。
三是强化宣传。积极利用会议、广播电视、板报等形式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力度,动员群众积极“参合”,耐心讲解“新农合”的惠民利民政策,让群众真正理解并自愿“参合”。
来苏镇干部下访为民办实事:乡党委政府为民办好实事,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了一批实事,受到了群众评。 2008年7月1日,来苏镇党委领导班子被区委评为“永川区好班子”。这是来苏镇继获得“五好”镇街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荣誉的背后,意味着班子成员们不懈的追求和艰辛的付出。核心力 2008年6月,镇党委书记邱泉在每月一次的走访中发现,观音井村一户村民的房子已经严重破损,随时有倒塌的危险。邱书记见状,马上赶到该村民家里劝说其拆掉危房。经了解才知道,房子的主人是一位名叫周庭福的老党员,2008年已经有70多岁了,患有严重的气管炎,妻子是盲人,20多岁的儿子也有病,老弱病残的一家又遇到这样的不幸更是雪上加霜。邱书记随即召集该村领导商量如何解决这一家的困难。商议的结果是:给周庭福一家修建新房。
要开创来苏镇的新局面,领导班子的团结是关键,它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必须通过团结协作来增强其战斗力和凝聚力。来苏镇党委采取三个措施,增强班子的团结。一是加强党委班子自身的建设;二是团结二级班子;三是激发机关干部的协作精神。
关键点 来苏镇党委至少每月召开一次党政办公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建工作例会,每半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履行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形成工作部署、宏观统揽、批评监督、学习提高的良性运作机制。党政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坚持充分讨论酝酿,集体决策,提高党政科学决策水平和统揽全局的能力。党和政府实施的重要决定实行公开制,意见如有分歧进行票决制度,充分体现了民主。对于人才的任用、班子人员的调换,也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结合实际,大胆创新,不拘一格选用年轻人才。营造了能者上,庸则退的良好格局。
切入点 来苏镇2007年做大做强了鹏康、华发两大生猪养殖企业,出栏仔猪10万头,出槽肥猪5.53万头;新建桑园200亩,扶持养蚕大户800余户,发种14240张,产茧45.8万公斤;优质稻种植面积40000亩,全年粮食产量达到41000吨,并实现再生稻25000亩高产丰收,平均亩产200公斤。另外,无公害蔬菜基地扩大到3500亩,并已获得国家农业部评审命名的无公害蔬菜基地认定和1个蔬菜品种认证,全镇农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2006年,来苏镇党委立足发展大局,创新发展思路,坚持做大做强制鞋、食品两大支柱产业。以来苏绿色食品公司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业进一步壮大,食品加工产量达到3300吨,销售总额7000万元,实现利润500万元。制鞋产业稳步发展,重点帮助结义制鞋有限公司龙头制鞋业,积极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努力寻求企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企业年产量达1800万双,全年产值达1.5亿元,实现利润1000万元,解决剩余劳动力1500多人。
落脚点 怎样来提高班子成员工作的实效性,但同时又能保证其工作的积极性。这是来苏党委思考的问题。“对领导班子成员实行考核制,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调动和奖励的重要依据,对于成效显著的班子给予奖励。”邱泉说,这一做法激发了班子成员的工作积极性,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大大提高了工作实效。
2007年,来苏镇招商引资、财政收入、农业发展等各方面都较好地完成了任务。1月至7月,生产总值完成了4.5亿元,与2006年同比增加了80%,其中工业产值实现2.9亿元,与2006年同比增长73.9%,财政收入实现569万元,同比增长63%。上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43万元,与2006年同比增长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