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得只包括资本公积和营业外收入吗?

如题所述

一、利得不单单只包括资本公积和营业外收入的。
二、利得还包括:
1.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
2.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
4.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在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
三、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利得不一定会影响利润,如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但不管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还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最终都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8-03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利得是“非”日常活动,“净流入”的概念。

  主要通过以下科目核算:

  1、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

  2、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核算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以及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3、以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存货/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房地产开发企业将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其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转换日的公允价值)

  存货跌价准备 (原已计提的跌价准备)

  贷:开发产品 (账面余额)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差额)

  若产生的是借方差额,则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企业将自用的建筑物转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其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转换日的公允价值)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累计折旧/累计摊销 (已计提的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账面余额)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差额)

  若产生的是借方差额,则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处置投资性房地产时,将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金额转入其他业务成本科目.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资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或相反分录。

  5、可供出售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的汇兑差额

  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可供出售非货币性项目,如果期末的公允价值以外币反映,则应当先将该外币按照公允价值确定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再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进行比较,其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对于发生的汇兑损失:

  借:资产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对于发生的汇兑收益: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金融资产重分类

  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账面余额)

  贷或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差额)

  7、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分拆

  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将其包含的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进行分拆——将负债成份确认为应付债券,将权益成份确认为“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8、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所得税处理

  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而税法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市价的波动在计税时不予考虑,有关金融资产在某一会计期末的计税基础为其取得成本。

  因此,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上升时,账面价值大于其初始取得成本,即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下降时,账面价值小于其初始取得成本,即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追问

那投资收入,资产收益也属于利得吗

能不能说广义的收入除了营业收入都可以算做利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