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使用了那几种修辞手法?

如题所述

近现代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中,运用比喻、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

作者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在“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诗句中,把绵延不断的五岭看做是微波细浪,而气势磅礴的乌蒙山看做小小的泥丸,极言其小,反衬红军战士敢于战胜困难的高大形象和英雄气概。这两句同时也是对偶的修辞手法。

原诗:

《七律•长征》近现代: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释义: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小泥丸在滚动。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雾气蒸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扩展资料:

本诗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高度的艺术概括性,本诗以“万水千山”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通过撷取典型场景和事例凸现长征精神;依据生活的真实顺序叙述长征途中的典型场景和史实,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首联直接抒情除外)。“腾”“走”以动写静、“暖”“寒”赋予云崖、铁索以感情色彩、“更喜”“开颜”将雪山之貌与红军之情相交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律·长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9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wēi yí)腾细浪,(比喻,五岭本是山比喻为江河)
  乌蒙磅礴(páng bó)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对仗,很是工整)
  更喜岷(mín)山千里雪,(拟人,雪山会笑岂不是拟人?夸张,夹金山哪有一千里这样长?)
  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君参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1-21
用了夸张、借代、对偶的修辞手法追问

真是谢谢您了。

追答

不客气,有问题再说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9-29
运用了夸张、借代、对偶的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