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学考研经验?

如题所述

一、个人情况介绍

(1)初试成绩及录取情况

本人毕业于双非二本大学英语师范专业,报考的志愿院校是北京语言大学翻译学专业,之后调剂到上海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翻译学方向。具体初试成绩见下图。

北语初试成绩

(2)择校原因

当初选择报考北京语言大学也是基于以下几条因素的考量:一是因为本身是北方人,所以还是想报考一所北方的院校;二是想继续学习语言,所以选择报考语言类的大学;三是基于自身的学习专业能力,想选择具有挑战性的大学;四是考虑到地域优势决定报考北语。虽然没有如愿去到北语,但也好在抓住了调剂机会成功踏入上理工,能继续学习想学的方向。

调剂录取上理工

希望接下来的备考贴士可以给到想报考北语翻译学专业的同学一些帮助。


二、备考过程

北语翻译学专业的初试一共考四门:政治;二外;综合外语(英语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方向)。

(1)综合外语(英语方向)

a. 题型介绍

综合外语的考试题型主要包括:选择填空阅读题(18选15);两篇阅读,一篇是选择题,另一篇是读完写150词的总结;翻译;作文。这样来看,其实这门考试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外语能力,即主要集中在阅读、写作和翻译能力上。

b. 备考书籍资料

备考这一科主要用到的资料包括《专四语法与词汇1000题》、《英语专业新题型》、《GRE词汇精选》、华研的《专八改错》、华研和星火的《专八阅读》、《英语专业八级经典范文200篇》、XXLIN1987、经济学人外刊。这些书籍资料都可以在网上的书店购买到。

综合英语书籍

因为初试是报名前才通知这次考试会换题型,所以我就把词汇、改错、阅读、翻译、作文这些能想到的综合题型都练了练。虽然考试中没有考词汇和改错题,但其实在其中复习到的语法点对考试还是有帮助的。下图几乎每个学翻译的同学都使用过,它主打汉英翻译以及复试时的英汉互译视译;日常阅读经济学人外刊也可以学习一些地道的英语表达,对于训练阅读、积累写作词汇表达都是很有益处的。

c. 备考时间规划

专业课的学习是从7月准备的。

7月和8月把专四和专八的词汇题专攻了一遍,即做了《专四1000题》和《英语专业新题型》,并把其中的错题和重要语法点做了总结。

9月每天抄写记忆GRE词汇,并把专八改错、阅读题在国庆前做完。

10月到12月坚持每天利用碎片化时间记忆GRE词汇、看经济学人上感兴趣的一小篇文章、练习上图中的往年高校翻译真题。

12月利用《英语专业八级经典范文200篇》一周看三篇可能考到的作文话题,总结其中的语法精妙表达以及逻辑结构。

综上所述,虽然这次考试换了新题型,但说到底也是考察考生的基础英语专业读写能力,词汇、语法、阅读、翻译、作文都练到了,分数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2)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方向)

a. 题型介绍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考试题型主要包括:三个中文翻译理论简述;小作文;翻译赏析。这一科中翻译赏析在分数中占了很大的比例,而且它其实类似翻译一笔考试中的审定稿题型,对于不常见的考试题型一定要多多练习。

b. 备考书籍资料

备考这门考试用到的书籍资料较多,包括:《翻译学》、《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应用》、《翻译研究词典》、《翻译学词典》、《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西方翻译简史》、《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英汉翻译简明教程》、《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汉英翻译案例讲评》、《英汉翻译案例讲评》、《实战笔译:汉译英分册》、《实战笔译:英译汉分册》、《英汉翻译译注评》、《汉英翻译译注评》。以上这些书籍也是都可以在网上的书店买到的。

翻译学书籍

这门科目也是报名前告知要换题型的,所以根据科目的名称猜测要考察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相关的内容。但根据之前上岸学姐的备考贴士也知道这科会考翻译审校的题型。

c. 备考时间规划

7月至8月主要练习了英汉互译,日常就是上午一篇汉译英,下午一篇英译汉,使用的资料就是前面图中提到的高校翻译真题、《英汉翻译简明教程》、《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实战笔译:汉译英分册》、《实战笔译:英译汉分册》。翻译一定要自己动手练,翻译完后再对照着老师的译文版本总结翻译表达,翻译中积累出真知。具体如下图:

每日翻译表达总结

9月至10月除了继续练习翻译外,通过翻阅书籍总结中外翻译理论,用到的资料主要就是《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应用》、《翻译研究词典》、《翻译学词典》、《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西方翻译简史》、《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建议对于这些书中相同的理论可以比照着按照派别、提出者进行总结记忆。当然对于选择报考翻译学专业的同学,还是建议阅读《翻译学》、《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应用》来初步了解翻译学,而且这些书籍对于复试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翻译理论书籍

11月至12月通过阅读《汉英翻译案例讲评》、《英汉翻译案例讲评》、《英汉翻译译注评》、《汉英翻译译注评》来专攻练习翻译赏析,此外也根据之前整理好的翻译理论来贯穿着翻译过程理解记忆。因为最终的考试题目中(小作文、翻译赏析)也要利用翻译理论来完成解答的。

英汉互译书籍

d. 翻译理论学习小贴士

--按照派别、提出者分类整理:

通过阅读上述提到的西方翻译理论类书籍,按照各个翻译家或者翻译派别来整理对应的翻译理论。这样条理清晰地整理好后,对于初试中的翻译审校题目和复试中翻译理论的提问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当然记忆的时候可以凭借关键词来自己展开阐述记忆。

按翻译家整理

--翻译学词典中文理论整理:

通过查阅翻译学词典总结整理一些比较常见的翻译术语,因为初试中前面会考相关题目,切记一定要分点整理,考察理论类的主观题时条理清晰是非常重要的,千万不要让判卷老师看过去是黑压压一大片,这样肯定会影响最终得分的。而且分点总结对于凭关键词来记忆其中的理论重点也是十分有帮助的。

中文翻译术语整理

--翻译学词典英文理论整理:

上述提到的备考书籍资料中有相对应的中英文翻译术语书籍,对于那些比较常见的翻译术语,最好中英文双语都进行总结整理,因为初试中的术语考察题目每年都不太一样,可能考察中文也可能是英文。

英文翻译术语整理



(3)二外日语

a. 考试题型

二外考试的话都是自命题的,北语日语考试主要包括这些题目:根据日语汉字选假名;根据假名选日语汉字;语法及日常用语选择;十个外来语;日汉互译(两段日译汉,十句汉译日);阅读;作文(题目二选一)。考试题中阅读和作文偏难,作文要写500词。

b. 备考书籍资料

我学习日语主要使用的资料就是《标准日本语》上下两册。但因为语法和阅读中其实涉及到了N2、N3的知识点,所以如果时间允许的话,中级上册也可以学学。这些书籍在网上的书店也是都可以购买到的。

标日课本

c. 题型备考过程

前两大题以及外来语都是对词汇量的考察,其实还是比较基础简单的,所以应该尽量得高分。对于词汇的学习,可以仔细把书本上每课后面的单词过一遍。如果说背诵比较混乱的话,建议可以按照词性把单词分类记忆(如下图),当然也可以利用手机上背单词的软件来记忆。

按词性默写单词

语法选择题的话,推荐利用下图中的语法软件来辅助理解,但标日上下册每课的语法是都应熟练掌握的。前面说到语法题可能会有一些难度,因为会有几题N2难度的语法知识点,如果精力允许的话,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些N2必考语法点。日常用语的话,只要把标日课本上的课文和例句熟读记忆,一般是没什么问题的。此外,以下背单词的软件也能搜索到相关语法帮助记忆。

日语软件推荐

日汉互译的话,汉译日部分是完全可以全部得分的,因为其中涉及到的语法点都较简单,只要熟读标日课本中的课文基本都能翻译完成;日译汉可能会有些难度,但只要看懂其中围绕的话题,把知道的语法点翻译通顺也是可以得分的。

北语的阅读和作文是难度比较大的。阅读的话,可以找一些日语四级或者N3的阅读题练练手,基础的语法、单词掌握好,对于其中较简单的阅读篇还是可以得分的;作文的话,因为要写的字数比较多--500词。这就需要平时动手找话题练习写作,因为如果不动手写的话很难知道500词是什么概念;文章逻辑结构一定要正确、千万不要因为出现语法错误扣掉不该扣的分;而且平时也可以总结常用的句型、连词转折之类的。另外作文的练习渠道可以参考下图。

d. 备考时间规划

虽然大学本科已经学过标日上册,但从7月我还是把标日上下册认真地过了一遍,可以每天学习一课,主要是把单词、语法熟练掌握。总共16课,最晚9月初也应该过完一遍。

9月、10月我主要是决定把单词按照词性分类来记忆,利用那种打孔的活页纸来分类整理很方便;因为之前一课一课地记忆单词对于记形容词、形容动词、一类动词、二类动词来说很容易混淆,所以选择使用分词性记忆法。另外,9月和10月我也把每课的基础课文以及语法大点也总结整理到了活页纸上,这样后续背诵记忆的话会更直观,也不用再拿着两本沉甸甸的书去复习。

所以之后11月、12月我主要就是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复习这些整理好的单词、语法、课文资料,此外,也把标日上下册书后面附带的模拟题做了一遍,语法酷上的N2、N3语法也大概看过。

综上所述,只要同学们把单词、语法、课文这些基础的知识掌握好的话,分数上基本没有什么大问题。



(4)政治

a. 备考书籍资料

网络上受欢迎的课程渠道和资料有很多。本人使用的是肖老师的一套资料和徐老师的网课资料。备考资料主要包括:《精讲精练》、《1000题》、《讲真题》、《形式与政策》、《肖八》、《肖四》;徐老师的网课、《考前预测必备20题》。

徐老师的必背册

b. 备考时间规划

本人是从7月备考的,7月和8月主要就是看着徐老师的讲解然后补充勾画《精讲精练》上的知识点。个人认为如果自己单看书籍的话会很枯燥,而且知识点也很难弄懂;徐老师的课堂氛围十分轻松愉快,主要是在划分考点、讲解知识细节方面非常清晰易懂。

7月和8月主要是快速地跟着网课过了一遍《精讲精练》,因为本人的记忆有点健忘,所以为了更好地巩固细节,9月份的时候我选择再跟着网课把所有考点记在笔记本上,这样手抄一遍对于知识点可以记忆得更稳固一点。与此同时,《1000题》也可以跟着做。根据研友的贴士《1000题》可以多做几遍,所以在做前几遍的时候可以分章节把答案记录在笔记本上,这样几遍下来也可以总结对比自己具体的易错题,等到后面掌握地差不多再直接把答案写在书上。此外,做题时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也建议总结下来,如下图。最晚国庆节假期结束前把笔记本整理完,之后就是反复做《1000题》。

分章节总结知识点

10月除了反复做《1000题》、练《讲真题》外,还建议依据《形式与政策》把本年度的时政进行总结,可以分为国内部分、国际部分、中外关系部分;此外,对于一些易混的知识合集可以自己再手写总结,包括会议、各个时期的土地政策、毛爷爷的文章、宪法史。同时也可以刷刷徐、肖老师每天发布的内容(真题训练等),有便于实时跟进课程上的一些微小调整与变化。

肖老师六件套

11月和12月主要就是背诵大题的阶段,使用的资料就是《肖八》、《肖四》、《必备20题》。《肖八》没到货之前,可以先跟着徐老师的背诵计划进行周期记忆,下图是我当时做的复习计划表,这30个知识点是徐老师挑出的背诵问题,而且这些也是包含在12月印刷完成的《必备20题》中的,所以提前背诵对于之后再记忆也会印象深刻。

徐老师30天背诵计划

11月上旬收到《肖八》之后,也建议先在笔记本上做几遍答案,再在书上完成。《肖四》和《必备20题》都是预计12月上旬收到书本,所以基础知识点和《肖八》的题目就需要集中在11月份掌握好。等12月收到那两本题册后,强烈建议把两本书的大题一起背诵,因为大部分考生学习这一科都是使用这两位老师的资料,如果单一地、一字不差地背诵其中之一的话,很容易出现考生的答案雷同的情况,因此导致分数大差不差。所以可以自行将两者的大题知识点进行总结背诵。具体如下图:

肖、徐结合背大题



三、备考心得

备考的同学需要提前就确定好自己的目标院校以及目标专业,所以这些都需要自己慎重选择,一旦确定好尽量不要随便更改。其实一心朝着既定目标勇敢往前冲还是很美好很励志的。

备考过程中很辛苦、压力也会很大,但希望学弟学妹们都能勇往直前,可以焦虑一时,但千万不要让焦虑的情绪占据你全部的大脑,因为不管结果如何,只要自己尽全力努力过,一切都不会是徒劳的,你总能收获到什么。考研不是唯一的选择,也不是只有一个机会,所以尽心、尽力朝着自己向往的地方一步步地迈进,努力着的你们比什么都要耀眼。

如果心态上容易不稳定的同学,建议可以找线上或线下的研友并肩奋斗,这样互相鼓励也更容易坚持一些;另外建议同学们也不要绷得太紧,适当地还是可以放松放松,只有放松的大脑才可以高效地运作哦。祝大家都能考上自己的理想院校,金榜题名!

考研加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0-20
个人觉得,首先,选择大于努力。上理相对还是较为容易上岸的,保护第一志愿,几乎过国家线就要。本人选择原因,地理位置好,第四轮学科评估榜上有名,也相对较易上岸。
备考经历:初试备考感觉还是没有尽最大努力,导致最后分数不高,复试化身小哭包,大家不要向我学习哈。2021年7月5号开始备考,暑假留校两个月,几乎早上6点45起床,7点开始学习,背一个小时单词,然后去教室学习,学到大概11点40,回去吃饭,记得当时每天还追一集下饭剧觉醒年代,然后午睡到1点40左右,去教室学习到5点左右,吃饭,洗头洗澡,7点左右去教室学习到10点20。开学后,周一到周四上午有课,一般都是下午两点去教室学习,5点回去干饭,7点去教室学到10点40。
第2个回答  2022-10-20
今年的上理真题是很简单的,没有涉及古文、也没有散文什么的,通篇都比较简单,只有极个别的词汇比较难。但并不代表以后也没有古文翻译了,但个人觉得出现古文的可能性较小。
我的方向是区域国别研究,是新开的一个方向。
主要参考书目有两本,当然23年的参考书目好像有变化,以学校给出的书目为准。
我的专业课就是把书中的重点知识整理出来,然后不断地背。三遍以上。
除此外,还有复试的英语通类问答,我的题都是从网上去搜的,包括自我介绍、论文介绍、如何克服困难等等的老生常谈的问题。我就是整理出问题然后写稿练习。
实际复试中闻到了自我介绍、论文、一个政治相关问题(可能是因为我专业方向的原因)、以及专业课问答和二外自我介绍。
复试是全英问答、包括专业课问答、尽管官方给出的是中文参考书,但复试问答是英语的,所以我专业课问答表现的很不好,但其他的问题我基本算流利有条理。复试让我上升了20位排名。各位同学如果初试表现不好也不要太担心,复试有机会的!
第3个回答  2022-10-20
我觉得考研是一场持久战,不必急在一天两天。我每天七点起,晚上十一点睡。这个因人而异,如果你习惯早起就可以早一些,习惯晚起稍微晚一些也不要紧。没有必要和别人比睡得早睡得晚,每天自己制定的任务能够按时按量完成即可。
第4个回答  2022-10-03

请问上面这句话对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