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满汉不可通婚,事实果真如此吗?原因是什么呢?

如题所述

满族作为当时的统治阶层,需要保持其民族血统的纯正,如果与汉族结婚,就会影响后代的血统;且满汉两族从风俗,语言习惯上来说差异都很大,另外如果满族女子嫁给汉族的话,就会影响到满族人口的增加。

“汉族不通”的说法,在我国古代确实有,然而,由于满族与汉族之间的婚姻关系并未完全消亡。清朝进入中国,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汉族从此沦为附庸。而清代又有“首崇满洲”之治,此一制度的出现,表明清代的满族人比汉族的身份要高得多。由于社会阶层的不同,“满族与汉族不通”的制度也由此产生。由于这种制度的原因,满族与汉族之间的婚姻虽然不常见,却也不是没有。

事实上,多尔衮在清朝入侵之前,曾经向朝堂发出了一道诏书,上面写着:“满洲官员,百姓,百姓,都是官员,从今以后,汉官民,但凡有意与之结亲,一律听从。”此外,顺治帝还收了一位汉族妇女石氏为妾。从这里可以看出,满族与汉族之间的婚姻制度,在清朝前期并没有那么严格。但是,在多尔衮死后,这一提议就被列入了罪名之中。

后来,康熙帝即位初期,满洲与汉族之间的矛盾因为八旗制度的影响而变得更加恶劣,所以,满洲人之间的不能结婚,也就成了所有人都遵守的规矩。但是,满洲人不能结婚,清王朝的皇帝却没有,康熙帝的汉族女人就超过了十个。这里面有个叫袁氏的女人,她的女儿和硕悫靖,最后还和一个汉族女子结了婚。但无论是袁氏,悫靖公主的丈夫,都是在旗国生活的汉族。可以这么说,满族人不得结婚,实际上以汉族为主体。

直到清代末期,满族与汉族之间的不能结婚的禁令,被废除了。下旨解禁的是慈禧,是清乾隆二十七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0-26
不是这样的,没有明文规定满汉不能通婚,只是没有必要他们是不会通婚的,毕竟少数民族都是有自己的种族制度,心理上也比较排斥外族人,所以很少通婚的。
第2个回答  2022-10-26
其实“满汉不可通婚”之所以会被误认为是清王朝的一项祖制,主要还是因为清政府对于满洲血统的保护,而这种保护政策是确实存在的。但这种所谓的“血统保护”政策是很有局限性的,其更多是限制旗人不可与民人通婚,尤其是在旗女子不可嫁于民人男子,民人也就是没有旗籍的汉人。
第3个回答  2022-10-26
这个不是真的。在清朝时期,满族人是可以和八旗里的汉人结婚的。也就是能够和汉军旗的人通婚的。
第4个回答  2022-10-26
实际上满汉不可通婚并不完全被禁止,也是分情况对待。指的是地位低下的汉人不允许满汉通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