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发给我一篇关于真善美的范文,里面要包括事例

如题所述

(2006-09-29 17:59:13)

《人民日报》刊载的一篇文章《〈读者〉:以“真善美”守住品位》,其中写到:“一份杂志,创造了发行量亚洲第1、世界第4的奇迹,这不是偶然的。《读者》成就了一种模式:‘心灵读本’的定位,‘真、善、美’的主题,高品位、大众化的格调与清新隽永的文风。一个定位,一个主题,一个标准,坚持三期五期,比较容易;坚持三年五载,也能做到。但是,25年一以贯之,坚持到底,非常不易。”“心灵读本”,内容坚守“真、善、美”的主题,这是这本刊物的文化风格和思想格调,也是大众几乎共同的阅读经验。

人民网上的《〈读者〉:一代人的“心灵鸡汤”》,是一篇比较系统介绍《读者》二十几年来办刊的曲折过程的长篇报道。《读者》编辑由最初受到美国《读者文摘》“平民化的风格,朴实的叙述,在平凡的事情中以小见大,反映人性的光彩”的启发,而确立《读者》创刊的定位,在《读者》的发展尤其是激烈的期刊竞争中,他们对这一办刊核心理念,思想上也曾发生过动摇,但他们坚信“人性力量的永恒”,而事实证明他们的这个文化追求是正确的。

今天,说起《读者》,真可谓称得上是《读者》知音遍天下,天下谁人不识“君”!在我的印象里,最早热捧《读者》的是大中专学生、中学生,而至今这些读者仍是《读者》不断扩充的阅读的主体。我记得一位参加高考的女高中学生,临进考场仍在阅读《读者》,她说这能让她很快安静下来。在报刊亭,我几次看到有的家长在为自己的上中学的孩子购买《读者》。我儿子的高中班里,几乎每人都定期购买《读者》,他们不仅把《读者》中的篇篇美文当作写作文的范文,他们的心灵也浸润于这些优美篇章所描写的真善美里。因此,我想,他们的年轻的生命里能够有这样一本思想和艺术格调皆有益于世道人心的好杂志,该是他们一种阅读的幸福了。

《读者》在一些写作者的圈子里也是很有影响的。我常上一家文学网站,文学网友看到熟悉的作者的文章在《读者》上转载发表了,都会互相转告,表示祝贺,这些撰稿人知道《读者》在写作者心中的位置,能够在《读者》发表作品的人,是让人羡慕和尊敬的。

的确,《读者》已经走过20多个春秋,现在发行量已突破900万份,它已经在广大读者的心田生根开花结果,并开始走出国门,进入世界市场……这个颇有远见的举措,是《读者》为适应更大的阅读需求。这种需求的结果,就是《读者》长期坚持内容的人性化、人文化,突出“真善美”,相信“人性的力量的永恒”,终于有了广大的知音。

二十世纪以来,技术和商业社会高度发达,但生活中人性的光辉越来越黯淡,人情日趋淡薄……这正像一些文化学者所说的那样,这是一个“文化愈来愈不去崇拜美、真、深”,“技术的时代正取代美学的时代”。一些作家也希望自己的文学作品“具有心灵的指导作用”。美国创始人华莱士认为,只有人性的东西才能征服人心,即使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还是有所敬畏,那就是看似简单朴素的真善美。是真善美在拯救、平衡人的内心。《读者》正是以弘扬人性的“真善美”,守住了自己的文化品位……

让人越发产生敬意的是,《读者》的文化精神的坚守,是在当前这样一个文化环境之中,有许多刊物在商业利益面前,放弃了文化信仰的操守和追求,刊物的内容以迎合庸俗、低俗为能事……但正像诗人华兹华斯曾说过的那样,“好在我还深深觉得人的心灵具有着一些天生的不可毁灭的品质,一切影响人的心灵的、伟大和永久的事物具有着一些天生的不能消灭的力量……”这种品质和力量就是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就是表现真善美内容的杂志为什么受读者欢迎的原因。

现今,《读者》已被誉为“中国期刊第一品牌”,有关《读者》的一切成了“《读者》现象”。其实,这不难理解,《读者》的成功,《读者》被盛赞为一代人的“心灵鸡汤”,就在于它始终不渝地坚持表达人类情感真善美的文化精神,以纯净的格调、温暖的品格、美好的品质,引导每一位读者,从阅读《读者》开始,而感动于人类心灵的优美和高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30
傻了吧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