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 余秋雨散文在结构模式上有什么特点? 以《文化苦旅》为例? 谢谢!

请问 余秋雨散文在结构模式上有什么特点?
以《文化苦旅》为例?
谢谢!

余秋雨是20世纪90年代影响广泛,也颇具争议的散文家,散文集包括《文化苦旅》、《千年一叹》、《文明的碎片》等。他以渊博的知识,雄厚的文化功底为基座,将历史与文化契合,通过对中国历史、文化、文人的思索和反问,总结古今中外文明的兴衰荣辱,在展现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同时,呈现了一部部具有独特文学审美性质的艺术抒情散文,创造了“文化散文”的全新形式。
余秋雨散文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将散文置于民族文化的背景,“意”和“思”结合,借山水人物,对文化进行严峻的审视和理性的思索,以强烈的文化意识和冷静的文化反思,去寻求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和人生的真谛,“传达了沉重的沧桑感”,其中《文化苦旅》就充分体现了他“文化散文”的独特风格。
(一)扩展散文容量,选取大题材,表现恢宏的主题;
中国古典散文向来以篇幅短小,取材广泛,写法自由为审美规范,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散文的表现内容。余秋雨从全新的角度去透视中国文化,通过描写大题材,扩展容量,来表现大主题,如:《遥远的绝响》达到14000字;最短的《柳侯祠》也有2800余字;《一个王朝的背影》大约13000字,余秋雨把一个背影放在了一个统治中国数百年的王朝身上,将王朝背影与民族的情感阻隔平行放置进行关照,足见其选材立意上的大手笔。余秋雨散文的篇目不仅字数多、容量大,而且情节复杂,容纳古今,具有气壮山河的磅礴气势,读起来令人荡气回肠。
(二)抒情与议论相结合,充满着睿智的理性思考;
由于对中国历史的情有独钟,探寻古迹成了余秋雨散文的命脉,在这探古寻幽的内容中,作者将诗话的语言与理性思考相结合,使文章灵动起来,富有情趣又充满睿智。如:《西湖梦》中,作者在盛赞西湖的同时,感叹:“天大的才华和郁愤,最后都化作供后人游玩的景点。”作者凭借自己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把现实与历史融合起来,通过抒情和议论有机的融合,使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文化所经历的苦难历程,显示出作者沉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令人深思。
(三)透过历史名人与山水古迹,解释深层文化意蕴;
余秋雨在描写中国历史名人和自然景物时,往往将触角伸向其背后所积淀的文化内涵上,去表现古代文人作品的魅力及他们自身的价值。如《阳关雪》“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以及《苏东坡突围》,通过描写苏东坡官场失意,却坚持文学创作,影射了统治者没有尊重和重视这些文人,而造成了他们在文坛上的卓越地位与在官场的郁郁不得志的巨大反差,让人们深刻的了解到:中国文明史是苦难深重,与封建制度顽抗斗争的搏斗史。
(四)借鉴了小说的意识形态,具有极强的故事性;
余秋雨散文打破了小说与散文的界限,将小说创作中急缓不同的节奏用于散文叙事中,如:《道士塔》生动完整地向人们讲述了一个敦煌文化沦丧的悲哀故事;《酒公墓》则讲述了翻版孔乙己的命运。这些既遥远,又充满现实意义的故事,引领我们沿着先人的足迹,去认清历史,在不断的反思与省问中,进行自我批判。
综上,余秋雨以自己辛酸的体验、独特的视角、独到的表达以及深沉的思考,为一处处沧桑绝美的历史古迹诠释了深层的涵义,为中国散文创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开创了中国散文的新局面。追答

望采纳

追问

谢谢!

追答

不客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