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朱“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看似利己

如题所述

杨朱“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看似“利己”,实则在表达其“不为外物所惑”的“重生”思想。

杨朱“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悉天下以奉一身而不取”这句话的意思大概就是:拔掉自己一根毛发来让天下人获利,我不会这么干;让天下人去供奉一个人,我也不赞成。有人说杨朱的这种思想比较自私,自私不自私,这个自私之标准判定难以拿捏,不做过多讨论,我们来理解一下杨朱逻辑的合理性。杨朱的这一思想,我们做两个方面理解:

1、“微小”的存在,不应因其在对比下的“微小”而被舍弃。

2、礼崩乐坏源于世人相争,人人“重生”,而不执著外物,则天下大治。

一、“微小”的存在,不该因其在对比下显得“微小”而被舍弃

杨朱说:“即便拔掉自己的一根汗毛可以让天下人获利,我也不会这么去做。”看起来是不是有些个自私。看起来还真有点,但是人家也有人家逻辑的合理性。

毛发虽然是身体的小小一部分,但是毛发是肌肤必要组成部分,肌肤又是我们生命体的必要组成部分。为什么我们会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却不珍惜组成我们这个生命体的必要组成部分呢?就是因为它微小?

即便微小,也是躯体之生命的必要组成部分,不可抛弃。而他的这一思想之精妙的地方,现在这样说大家可能体会不到,我们来放大说。

如果为天下之利舍弃“一毛”成立,成立的理由是因为“一毛”相比于整个生命体来说,十分微小,所以可以舍弃。那么,人类相比整个地球来说,是不是也很微小,如果地球遇到了什么问题,是不是也可以因为人类相比之“微小”,来舍弃“人类”?

舍弃一样东西,从来不是说它在对比下显得“微小”就应当被舍弃。在对比之下,谁都可以变得“微小”,谁都可以被舍弃。

如此看来,杨朱之思想,确实高明。

二、礼崩乐坏源于世人相争,如果人人“重生”,而不执著外物,则天下大治。

对于杨朱“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悉天下以奉一身而不取”这句话,也可以做另外一种解释。人因为“重生”而不在乎外物,所以即便取一毛能利天下而不为,这是“重生”的一种极端表现。

也就是说,在杨朱心里,没有什么外界之“名利诱惑”可以让自己伤害自己,即便这个伤害哪怕是小小的一根汗毛。所以,那种让天下奉养自己的行为,与“重生”背道而驰,是一种为“外物”所惑的典型表现。

按照这种逻辑下推理,杨朱想要表达的是,

如果人人都“重生”,那么人人都属于不在乎外物的人,而世间之争夺都源于名利之外物争斗。因为“重生”,所以不执著于外物,那么又何争之有?

三、杨朱“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看似“利己”,实则在表达其“不为外物所惑”的“重生”思想

其实,杨朱之“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看上去确实颇有些“利己”,但是他并不是为了“利己”而“利己”,实则是出于观察当时社会人因外在物质而战争不断的大环境,所悟出的道理罢了。杨朱只是把这个道理极端化了罢了,于是看上去就有些个“利己”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